• <ol id="8k6zk"></ol><li id="8k6zk"><kbd id="8k6zk"><button id="8k6zk"></button></kbd></li>

    1. <noframes id="8k6zk"><cite id="8k6zk"></cite></noframes>
    2. <wbr id="8k6zk"></wbr>
      <center id="8k6zk"><table id="8k6zk"></table></center>
    3. <form id="8k6zk"></form>

        《簡明中國古籍辭典》吳楓主編|(epub+azw3+mobi+pdf)電子書下載

        時間: 2023-02-23 17:33:36  97 中國古籍 中國古籍 簡明

        圖書名稱:《簡明中國古籍辭典》

        【作 者】吳楓主編
        【頁 數】 1124
        【出版社】 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 , 1987.05
        【ISBN號】7-80528-069-X
        【價 格】11.30
        【分 類】古籍(學科: 詞典 地點: 中國)
        【參考文獻】 吳楓主編. 簡明中國古籍辭典. 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 1987.05.

        《簡明中國古籍辭典》內容提要:

        《簡明中國古籍辭典》內容試讀

        一畫-1

        畫,善醫術,著有《一瓢齋詩存》

        六卷。薛氏為葉燮門人,此書論詩

        多申師說,強調“學詩須有才思,有學力,尤其有志氣,方能卓然自立,與古人抗衡”?!叭粢嗖揭嘹?,

        【一層樓】長篇小說。清尹湛

        描寫古人,已屬寄人籬下?!钡嘤?/p>

        納希(1837一1892)撰。三十二

        與其師觀點不同之處,如對孟浩然

        回。作者出生在卓索圖盟土默特右

        詩的評價,以及詩的源流正變等。

        旗(今遼寧北票下府鄉)蒙古貴族

        有乾隆五十九年掃葉村莊精刻本。

        世家。自幼博覽群書,精通蒙、

        一九七九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杜

        漢、滿、藏等多種民族語言文字,

        維沫校注本,與葉燮《原詩》、沈德

        擅長山水花鳥畫。是書約當同治十

        潛《說詩暉語》合為一冊,收入《中

        年(1871)前后成書,凡二十余萬

        國古典文學理論批評專著選輯”。

        字。取材鴉片戰爭以后蒙古族封建

        【一切經音義】佛經音義注

        社會日趨黑暗腐朽的現實生活。故

        釋。①亦名《大唐眾經音義,習稱

        事以璞玉、爐梅、琴默、圣如等青

        《玄應音義”。唐釋玄應撰。二十五

        年的愛情為線索而展開,著力描寫

        卷,后出別本間作二十六卷(系將

        了他們的愛情遭到以賁侯為代表的

        卷三、四析為卷三、四、五)。玄應

        封建制度的無情摧殘,反映在封建

        為長安(今陜西西安)大慈恩寺翻

        貴族壓制下廣大青年要求婚姻自

        譯僧,兼通釋儒,字學尤精。以北

        由,也反映了封建制度下受剝削的

        朝齊釋慧道《一切經音名目不顯,

        貧苦收民的悲慘生活,和呻吟在封

        因著此編。書成于貞觀未年。為現

        建科舉制度下窮困潦倒的知識分子

        有佛經音義最古之作。體例近于唐

        的命運。繼承了蒙古族文學現實主

        陸德明《經典釋文》。于四百五十四

        義傳統,借鑒漢族優秀文化遺產,頗

        部佛教著作中錄出梵文漢譯和生僻

        受曹雪芹《紅樓夢》的影響,其情

        字詞,加以注釋。每卷先列注經名

        節曲折,結構嚴謹,人物刻畫生

        目,再按各經卷次解說。每字詞先

        動。與姊妹篇《泣紅亭》均為蒙古

        標音,后釋義,兼辨異體,均博引

        族文學史上著名長篇小說。有一九

        群籍訓詁,以相印證。所釋普通詞

        六四年內蒙古人民出版社甲乙木譯

        語幾居全書之半,兼有佛學詞典和

        鉛印本。

        普通詞典的雙重功用。征引古字書

        【一鳴集】

        即《司空表圣文

        及傳記多至百數十種,保存大量古

        集》。

        籍佚文與異文,甚多可取。清任大

        【一齋書目】

        即《世善堂藏書

        椿《字林考逸、孫星衍《蒼頡篇》

        目錄》。

        輯文皆取資于此書。惟泥于等韻之

        【一黑詩話】清薛雪(1681一

        說,疏于通轉假借;所注音義詳略

        1770)撰。一卷。雪字生白,號一

        不均,間失參照。清乾隆間武進莊

        瓢,江蘇蘇州人。博學多能,工詩

        忻刊單刻本頗佳。一九三五年上海

        2一畫乙二畫二

        影印磧沙藏本為今最古之本。②亦

        氣象等內容,對有些天象做了比較

        名《大藏音義,習稱《慧琳音義》。

        符合實際的推測。例如,依據風力

        唐釋慧琳(737一820)撰。一百

        對樹木的影響和損壞程度把風力分

        卷?;哿招张?,西域疏勒國(今新疆

        為八級:一級葉動,二級鳴條,

        喀什噶爾)人,古印度不空法師弟

        級搖枝,四級墮葉,五級折小枝,

        子,后居長安(今西安)西明寺(一

        六級折大枝,七級折木、飛沙石,八

        說大興善寺),貫通儒釋,尤精印度

        級拔樹及根。保存了古代典籍和天

        與中國文字聲韻之學。書成于唐憲

        文星占資料。成書于顯慶元年(656)

        宗元和二年(807)或五年(810),

        稍后。收入《十萬卷樓叢書初編,

        歷時二十余年。體例本于唐釋玄應

        另有《叢書集成初編》本。

        《一切經音義¥。依《開元釋教錄》入藏經目,于漢唐一千三百部五千七百余卷佛教著作中選擇詞語作注,總約六十萬字。為現存佛經音義中

        集大成之作。全書釋義多本《說文、《字林》、《玉篇》。取音多據《韻詮》、《韻英》、《考聲切韻》。對《蒼頡篇》、

        【-】

        (三蒼》、《字書》等征引甚多,亦旁及包咸《論語》注,鄭眾《考工記》

        【二石傳】傳記。晉王度撰。

        注,賈逵、服虔《春秋傳》注,許

        二卷。度官至尚書,北中郎參軍。

        慎《淮南子》注等。在古辭書中,

        是書記十六國后趙石勒、石虎事

        援據古籍之多,保存佚文之富,首

        跡。卷一石勒,卷二石虎。久佚。

        推此書。有日本單刻本,收于《續

        清湯球有輯本一卷,約千字,收入

        藏經》和《頻伽藏。清光緒間陳作

        《史學叢書》。另有《叢書集成》

        霖著有本書《通檢》。

        本。

        ,【乙巳占】天文書。唐李淳

        【二程集】即《二程全書。

        風(602一670)撰。十卷。淳風岐

        【二十二子】叢書。清光緒中浙

        州雍縣(今陜西鳳翔)人。曾任朝議

        江書局輯。匯刻老子》、《莊子、《管

        郎、秘閣郎中、太常博士、太史令

        子》、《列子》、《墨子》、《荀子》、《尸

        等職。因修國史有功,封昌樂縣男

        子》、《孫子》、《孔子集語》、《晏了

        爵。與傅仁均爭論歷法,造渾天

        春秋》、《呂氏春秋》、《賈子新書》、

        儀,增加赤道、白道、黃道三環。

        《春秋繁露”、《文子繽義》、《揚子

        著《法象志》、《隋書·天文志》、

        法言》、《黃帝內經”、《竹書紀年》、

        《晉書·天文志》等,造《麟德歷,

        《商君書》、《韓非子》、《淮南子》、

        對天文、歷法有較大貢獻。其書系

        《文中子》、《山海經》等周、秦、

        將唐以前數十種星占書,分類匯編

        兩漢諸子二十二種。各家主要著

        面成。是目前僅見的少數幾部星占

        作均已收入,頗便閱讀。所據均為

        書之一。除星占術外,還有天文、

        明代精刻、清代學者校訂之本,如

        二畫二3

        華亭張氏《老子》,顧氏世德堂《莊

        性即是理。提出天理與人欲對立,

        子》,吳郡趙氏《管子》,陽湖孫氏

        生性與氣稟對立。宜揚“在天為

        《孫子》、《晏子》等,均以精審著

        命,在義為理,在人為性。主于身

        稱。有清光緒中浙江書局刊本。

        為心,其實-…也”,又宣揚禮即天

        【二程全書】哲學著作。宋程顥

        理,“無人欲即皆天理”,這是同道、

        〔1032-一1085)、程頤(1033一1107)

        釋合流的僧侶主義人性論。有《四

        撰。六十五卷。顥字伯淳,洛陽人,世

        部備要為本。一九八一年北京中華

        稱明道先生。嘉祐進上,為鄄(今陜西

        書局排印時改題《二程集》。

        戶縣)、上元主簿。神宗熙寧初,為太

        【二十四畫品】畫論著作。清黃

        子中允、監察御史里行。與王安石

        鉞(1750一1840)撰。一卷。鉞字左

        議新政不合,退居洛陽。哲宗立,

        君,號左田,當涂(今屬安徽)

        召為宗正丞,未赴而卒。顧字正

        人。乾隆進士,官至禮部尚書。是

        叔,世稱伊川先生。哲宗初,為崇

        編仿司空表圣《詩品》之體例,評

        政殿說書、西京國子監管勾監事。

        畫分為二十四品,即氣韻、神妙、

        紹圣中,以黨論放歸?;兆诩次?,

        高古、蒼潤、沉雄、沖和、澹遠、

        遇赦歸洛陽。兄弟二人俱學于周敦

        樸拙、超脫、奇翻、縱橫、淋腐、

        頤,同為北宋唯心主義理學創立

        荒寒、清曠、性靈、圓渾、幽邃、

        者。后世合輯二程著作為是書,包

        明凈、健拔、簡潔、精謹、雋爽、

        括《二程遺書》二十五卷、附錄一

        空靈、韻秀。后人指出其中氣韻、

        卷(行狀)、《二程外書》十二卷

        性靈二說用以品畫未必成論,二者

        (以上宋朱熹編集),《明道先生文

        皆當畫之靈魂,猶如人必備精神同

        集》五卷、《伊川先生文集》八卷、

        理。有《翠瑯纖館叢書》本,《四

        《伊川易傳》四卷、《程氏經說》八

        銅鼓齋論畫集》刻本。

        卷及《二程粹言》二卷(以上宋楊

        【二十四詩品】即《詩品》。

        時編集)。在字宙觀上,提出以理作

        【二主起居注】見《南燕錄*。

        為世界萬物的本體,它既是自然界

        【二酉堂叢書】一名《張氏從

        最高原則,也是社會最高原則,認為

        書》。清張澍輯。二十一種,二十七

        理既能生萬物,又能統轄萬物。理

        卷。澍字時霖,一字伯瀹,號介

        在氣先,理是第一性的,氣可以消

        侯,又號介白,武威(今甘肅武

        滅。鼓吹“天地萬物一體之仁”,通

        威)人。嘉慶進士,官云南石屏

        過“物我合一”去論證“天人合

        知縣。初主講蘭山書院,纂《五涼

        一”。在認識論上,提倡格物致知。認

        舊聞》四十卷。后收關隴著述,所

        為格物即窮究物理,但不是明物之

        輯上自周、秦,下至隋、唐,有關陜

        理,而是明心之理,即認識天理,

        西、甘肅人著作與陜西、甘肅古代

        以防止人們“因物而遷”。反對聞見

        地理書輯佚本,共二十四種。即籍

        之知,輕視感性知識,注重內心的

        非鄉邦,孤本罕見,亦為收集,得

        封建道德修養,鼓吹神秘主義的

        十二種。道光元年(1821)刊刻,

        誠、敬。在人性論上,主張性善,

        余十五種,未能續刻。西北地方文

        二畫6

        國間搜集在一起的《周易》“草疏”,

        四卷,附錄二卷。任臣字志伊、

        含有許多重要哲學思想資料,對后

        爾器,號托園。仁和(今浙江杭州

        來中國哲學史影響很大。后來的中

        市)人,康熙間舉博學鴻詞,官翰

        國辯證法思想,往往是以注解《易

        林院檢討。書成于康熙八年(1669)。

        傳》、《易經》的形式出現。版本同

        包括吳十四卷、南唐二十卷、前蜀

        《周易》。

        十三卷、后蜀十卷、南漢九卷、楚

        【十誦律】佛教戒律譯著。后秦

        十卷、吳越十三卷、閩十卷、荊南

        弗若多羅(?)與鳩摩羅什(343

        四卷、北漢五卷,·國紀年、世系、

        413)共譯。六十一卷。先是弘始

        地理、著鎮、百家五表六卷。未附

        六年(404)鳩摩羅什與罽賓律師弗

        《拾遺》、《備考》各一卷。紀、世

        若多羅居長安中寺已譯出多半,二

        家、列傳三目分述。又自傳文,訂

        人先后辭世。龜茲僧曇摩流支續

        正史料,剔除舊說訛謬。五表組織

        譯,成五十八卷。后經圜賓僧卑摩

        精嚴,尤多拾散綴零之功。唯無

        羅義訂補,成六十一卷。為佛門四

        原始資料,間失于熔鑄剪裁,亦有

        律之一。屬小乘佛教二十部(流派)

        所遺漏。初刊于康熙十七年。乾隆

        之一的“說一切有部”的根本戒

        間凡兩刻,嘉慶、咸豐間各一刻。

        律。佛家稱識記戒律而默修持謂

        一九八三年中華書局版徐敏霞、周

        誦,故名。南朝宋以北方元魏時

        瑩點校本,附有人名索引。

        期,盛弘法戒,得以流行。其律學

        【十藥神書】·醫書。元葛可久

        巨匠法穎(416一482)著有《十誦

        (1305-1353)撰,一卷??删妹?/p>

        羯磨”。其它三律:《四分律》、《僧祇

        乾孫,長州(江蘇吳縣)人。其父

        律》、《五分律》相繼譯出,次第流

        應雷為當時名醫,可久繼承家學,

        行。隋唐時期《四分律》廣行于

        行醫三十余年,尤以治虛損癥著

        世,收入《中華大藏經。

        名。撰有《醫學啟蒙》及《經絡十

        【十二門論】佛教經論。古印

        二論》,但兩書已不傳。本書共立十

        度龍樹著,后秦鳩摩羅什(383一

        首方劑:十灰散、花蕊石散、獨參

        413)譯。一卷。弘始十一年(409)

        湯、保和湯、保真湯、太平丸、沉

        譯出。為中國佛教三論宗所依據的

        香消化丸、潤肺膏、白鳳膏、補髓

        主要經論之一。以《觀因緣門》及

        丹。方后詳述組成、藥量、服法和

        《觀生門?等十二門解釋一切有為

        辨證加減用藥,附有湯頭歌與加減

        無為諸法皆空之義,論證以《般若

        歌。明清以來,引用此書者甚多。

        經》為中心的大乘佛教學說。有吉

        后經陳修園于每方后加按語,分析

        藏《十二門論疏》二卷及《略疏

        各方的組成與作用,肯定《十藥神

        一卷,元康《十二門論琥》三卷,

        書方療效,使之更為完善。有

        法藏《十二門宗致義記》二卷。收

        《大醴醫書十種》本,清減豐七年

        入《中華大藏經。。

        (1857)文奎堂刊本,一九五六年

        【十國春秋】紀傳體史書。清

        人民衛生出版社單行影印本。

        吳任臣(?一1689)撰。一百-十

        【十七史商捷】史評。清王鳴

        6國十

        盛(1722一1797)撰。一百卷。鳴

        十卷?!抖Y記》用漢鄭玄注,唐孔

        盛字鳳喈,號禮堂,又號西莊,晚

        穎達等正義,稱《禮記正義”,六十

        號西祉居士,嘉定縣(今屬上海

        三卷?!洞呵镒髠鳌酚脮x杜預注,唐

        市)人。乾隆間中進士,官至內閣

        孔穎達等正義,稱《春秋左傳正

        學士兼禮部侍郎。書成于乾隆五十

        義》,六十卷?!洞呵锕騻鳌酚脻h何

        二年(1787)。上起《史記》,下迄五

        休注,唐徐彥疏,稱《春秋公羊傳

        代,沿宋人習慣稱十七史。又論及

        注疏,二十八卷?!洞呵锓Y梁傳》用

        《舊唐書、《舊五代史》,故實為十

        晉范寧注,唐楊士勛疏,稱《春秋

        九史。多為??蔽木?、考訂史實、

        穀梁傳注疏》,二十卷?!墩撜Z用魏

        評議史書和人物。詳于輿地、職

        何晏等注,宋邢昺疏,稱《論語注

        官,于《漢書》和新舊《唐書》,功

        疏”,二十卷?!缎⒔洝酚锰菩谧?,

        力尤深。以考訂為主兼議論,對研

        宋邢昺疏,稱《孝經注疏),九卷?!稜?/p>

        究正史有重要價值。有廣雅書局

        雅》用晉郭璞注,宋邢胬疏,稱

        本,從書集成本,商務印書館一九

        《爾雅注疏》,十卷?!睹献印酚脻h趙岐

        五九年重印本。

        注,宋孫奭疏,稱《孟子注疏,

        【十八家詩抄】總集。清曾國

        十四卷。南宋紹熙間,三山黃唐始

        藩編。二十八卷。有《曾文正公全

        有合刊本。清乾隆初有武英殿本,

        集》已著錄。收魏晉至宋金著名詩

        其后嘉慶間阮元又據宋本重刊,并

        人十八家詩凡六千五百余首。即曹

        加???,稱阮本。附有《十三經注

        植、阮籍、陶淵明、謝靈運、鮑明

        疏??庇洝?;另有一九五七年北京中

        遠、謝跳、李白、杜甫、王維、孟

        華書局排印本。

        浩然、韓愈、白居易、李義山、杜

        【十六國年表】①清張愉

        牧、蘇東坡、黃山谷、陸游、元遺

        撰。一卷。愉曾字庭碩,徽州(今

        山等。所收多為名家名作,歷來被

        安徽欲縣)人。明屠喬孫等偽本

        視為較好的詩歌選本,影響頗大。

        《十六國春秋。缺表,故愉曾仿

        有同治十三年(1874)傳忠書局刻

        《史記·十二諸侯年表》補之,條

        本,后收入《曾文正公全集。

        理分明,便于尋覽。有《昭代從

        【十三經注疏】儒家經典。宋

        書》本、《二十五史補編》本。②

        佚名編。四百一十六卷?!吨芤住酚梦?/p>

        清孔尚質撰。二十二卷。尚質字元

        王弼、韓康伯注,唐孔顆達等正義,

        長,武陵(今湖南常德)人。是書

        稱《周易正義>,十卷?!渡袝酚脗慰?/p>

        雖名年表,實非司馬遷所創年表之

        安國傳,唐孔穎達等正義,稱《尚書

        體,僅將偽本《十六國春秋》列傳

        正義》,二十卷?!睹姟酚脻h毛公傳,

        改為編年。體例多不允洽,綱目互

        鄭玄箋、唐孔穎達等正義,稱《毛

        異。惟書末附《輿圖考一卷,古

        詩正義》,七十卷?!吨芏Y》用漢鄭

        名今地,排比頗明,易于尋覽。有

        玄注,唐賈公彥疏,稱《周禮注

        《昭代叢書》本。

        疏》,四十二卷?!秲x禮》亦用漢鄭玄

        【十六國春秋】紀傳體史書。

        注,唐賈公彥疏,稱《儀禮注疏》,

        北魏崔鴻(?一525?)撰。-一百卷。

        ···試讀結束···

        •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以上內容僅限用于學習和研究目的;不得將上述內容用于商業或者非法用途,否則,一切后果請用戶自負。本站內容來自網絡收集整理或網友投稿,所提供的下載鏈接也是站外鏈接,版權爭議與本站無關。您必須在下載后的24個小時之內,從您的設備中徹底刪除上述內容。如果您喜歡該程序和內容,請支持正版!我們非常重視版權問題,如有侵權請郵件與我們聯系處理。敬請諒解!郵箱:121671486@qq.com,微信:diqiuren010101
        你是否在搜索這些內容? 中國古籍 簡明介紹   中國古籍介紹   中國古代古籍   中國古籍書目   中國古籍的名稱   中國古籍對照   中國古籍大全在線閱讀   中國古籍的分類和演變   中國古籍基本庫   中國古籍分類     

        58edu學習資源網 ©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備12013312號-3 
        站點地圖| 免責說明| 合作請聯系| 本站發布的內容僅為個人學習試用,請在下載后24小時內刪除,不得用于任何商業用途,否則后果自負。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處理,郵箱:vlimit@qq.com

        久久网站男女床上操操,操日插操干操日插操干插插,在线看的欧美中文免费网站,apian在线观看免费
      1. <ol id="8k6zk"></ol><li id="8k6zk"><kbd id="8k6zk"><button id="8k6zk"></button></kbd></li>

        1. <noframes id="8k6zk"><cite id="8k6zk"></cite></noframes>
        2. <wbr id="8k6zk"></wbr>
          <center id="8k6zk"><table id="8k6zk"></table></center>
        3. <form id="8k6zk"></fo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