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高三 生物》高玉峰本冊主編|(epub+azw3+mobi+pdf)電子書下載
本站僅收錄第三方網站資源,購買請前往官方網站購買正版
圖書名稱:《非常高三 生物》
- 【作 者】高玉峰本冊主編
- 【叢書名】老田丁備考系列 非常高考1+1
- 【頁 數】 358
- 【出版社】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 2008.04
- 【ISBN號】978-7-201-05261-8
- 【價 格】49.80
- 【分 類】生物-高中-升學參考資料
- 【參考文獻】 高玉峰本冊主編. 非常高三 生物.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8.04.
圖書目錄:
《非常高三 生物》內容提要:
《非常高三 生物》內容試讀
緒論
>雙基提煉
解說例題
1.生物的基本特征
(1)生物體具有共同的物質基礎和結構基礎。前者主要
[例1]2003年10月21日《齊魯晚報3轉載了日本一
由蛋白質和核膜組成,后者主要指除病毒以外,生物體結構
位醫學家題為《腸內革命》的文章。該文說,人體腸道內常年
和功能的基本單位。
存有許多宿便,宿便中有許多腐敗性細菌,它們可以產生大
(2)生物體都有新陳代謝作用,它是生物體進行一切生
量毒素,腐蝕毒害人體組織器官,造成細胞老化、色素沉積、
命活動的基礎,是生物最根本的特征。
腹漲、口臭等。故要用一定的藥物清除宿便。該文很快引起
(3)生物體都有應激性、生長、發育和生殖的現象,都有
了我國北京、濟南等大中城市的洗腸熱,腸清茶等藥物供不
遺傳和變異的特性。
應求,許多人認為洗得越徹底越好。2004年2月《參考消息》又發表了俄羅斯專家題為《健康五大誤區》的文章,該文明確
(4)生物體都能適應一定的環境,也能影響環境
2.生物科學的發展史
指出了過度洗腸的害處。下列哪一列是俄專家提出的正確
認識?
(1)描述性生物學階段(古一1900年)
A.腸道中的細菌與人都是共生的關系
①施萊登和施旺提出了細胞學說,主要內容是細胞是
B.腸道中的細菌大多數對人體有害
切動植物結構的基本單位
C.洗腸藥物對人體有嚴重的毒害作用
②達爾文《物種起源》一書,科學地闡述了以自然選擇為中心內容的進化理論。
D.腸道細菌有的腐生、寄生或者與人共生
(2)實驗性生物學階段(1900年—1953年)
[解析]本題是一道以知識立意和能力立意并重的題
目。一是考查學生對下列知識的理解程度:生物既能適應環
①孟德爾兩大遺傳規律被重新發現。
②艾弗里用細菌作實驗材料,第一次證明DNA是遺傳
境,又影響環境:生態系統中生物與生物之間,人與生物之
物質。
間,都是相互依賴和相互制約的:生態系統的穩定,是生命活動正常進行的基礎。二是考查學生對這些知識進行綜合運
(3)分子生物學階段(1953年一今)
用和聯系實際的能力:三是考查學生辨證思維的能力。辨證
美國的沃森和英國的克里克共同提出DNA分子雙螺旋
結構模型,標志著生物學的研究進人了一個新階段
分析腸道細菌的習性及其與人的關系,是解答本題的基本思
一分子
生物學階段,所以分子生物學階段從1953年開始。
路。人與細菌長期相互適應的結果,是腸道中的所有細菌構
3.當代生物科學的新進展
成了一個生態系統,該系統與人建立了相互依賴,相互制約的關系。這些細菌,有的營腐生或寄生生活,對人體有害:有
(1)微觀方面
的與人成互利共生關系,為人體提供著一些生存所必須的物
①發展水平
一已經從細胞水平進入到分子水平去研
質。若洗腸過度,就會破壞腸道細菌生態系統的平衡,使人
究生命的本質」
缺少有益細菌,進而缺少生存所必須的物質,影響人的健康
②成就一如生物工程,其概念是生物科學與工程技術
[答案]D
有機結合而興起的一門綜合性的科學技術
[例2]下列哪項不屬于新陳代謝
(2)宏觀方面:
A.病毒用宿主細胞中的物質進行自我更新
①生態學的研究—生態學是研究物生物與其生存環
B.植物將外界的CO2和H2O合成淀粉
境之間相互關系的科學。個體→種群→群落→生態系統一
C.鐵棒利用外界的O2形成鐵銹
生物圈。
D.動物將外界淀粉消化吸收后形成糖原
②前景:解決人口爆炸、環境污染、資源匱乏、能源短缺
[解析]新陳代謝的結果是使生物體得到自我更新,
糧食危機等問題。
A、B、D三項所敘述的事實都使生物體得到自我更新,而鐵
棒利用外界的O,形成鐵銹,是將其中的Fe與O,發生化學
非常高三·生物feichanggaosan,shengwu
反應,生成了鐵銹,這只是簡單的化學反應,并不能實現自我
織的科學技術手段,只涉及細胞的變化,應屬于細胞工程
更新。
基因工程是改變生物體中基因組成,使生物體現新性狀的生
[答案]C
物新技術。染色體工程是涉及生物染色體組成和結構的生
[例3]抗生素濫用是一個必須引起我們高度注意的問
命科學新技術。雜交育種是利用生物的有性生殖的原理
題。20世紀40年代剛使用青霉素時,即使是嚴重的病人,也
[答案]B
只需每天數次注射10萬單位。而現在,成人每天要注射100
[例7]一種雄性極樂鳥在生殖季節里,長出蓬松而分
萬單位,甚至數千萬乃至2億單位,新生兒不少于40萬單
披的長飾羽,決定這種性狀的出現是由于
位,就連使用沒幾年的“先鋒”藥效也大不如以前。造成這種
A.應激性
B.多樣性
情況的原因是致病菌的
)
C.變異性
D.遺傳性
A.遺傳性B.變異性C.適應性D.應激性
[解析]這是一個考查對生命現象及其本質的認識的
[解析]致病菌的抗藥性增強,是由于抗生素的溢用,
實例分析題。解答此題的關鍵是什么因素決定了雄性極樂
這是因為抗生素對致病菌來講是自然選擇的因素,在外界因
鳥的這種生命現象。從現象來分析,在生殖季節里由于受到
素的選擇作用下,致病菌的基因頻率發生了定向改變,不含
某種生態因素的刺激而引起極樂鳥生理上的反應,長出長飾
抗藥基因的致病菌個體被淘汰,含抗藥基因的個體得以存
羽,這是生物體應激性的表現。但雄性極樂鳥的這種性狀是
活。而致病菌的抗藥和不抗藥的不同性狀,就源于生命的變
由某些蛋白質體現出來的,而蛋白質的合成是由遺傳物質控
異性。
制的,因而雄性極樂鳥的這種性狀是由遺傳物質決定的。
[答案]B
該題的迷惑性較強,如果審題不準確或受到定向思維的
[例4]CCTV“人與自然”節目報道,1998年8月湖北
影響,就很容易選擇應激性。
省將一只雄麇鹿和七只雌麇鹿放生于麇鹿自然保護區,回歸
[答案]D
大自然,經過一年來的追蹤觀察,這些麇鹿已經適應野生生
[例8]生物科學的發展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
活。根據以上材料,請分析下列敘述中錯誤的是
階段,第二階段是
階段,第三階段是
A.若無意外災害,這些麋鹿將發展成為一個種群
階段。根據所學的知識分析下列生物學成就屬于生物科
B.這些麇鹿表現出對環境的適應性特征,顯然不是自然
學發展的第幾個階段,將字母填在所屬階段的橫線上:
選擇的結果
第一階段
,第二階段
,第三階段
C.可以預見,該麋鹿種群發展過程中種群密度將增大
A.細胞學說的創立
D.該種群發展過程中,要受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的制
B.DNA分子雙螺旋結構的證明
約和影響
C.孟德爾遺傳規律重新發現
[解析]這是一個與“生物環境”相聯系的一個題目
D.通過動物胚胎的比較能證明生物的進化
一個新物種的形成是經過長期自然選擇引起基因頻率定向
E.Sanger利用紙電泳及層析技術于1953年首次闡明
改變的結果。根據達爾文自然選擇學說,一個生物能存在,
胰島素的一級結構
就必須適應環境,即適者生存,但在生活過程中受各種因素
F,摩爾根用果蠅做實驗發現了基因的連鎖和交換定律
的制約,也可以說,生物的適應性是自然選擇的結果,所以B
G.l962年英國科學家Kendrew和Perutz由于測定了
項的說法是錯誤的。
肌紅蛋白及血紅蛋白的高級結構而榮獲諾貝爾獎
[答案]B
[解析]本題屬于一道綜合性試題,綜合的是描述性生
[例5]下列屬于生物工程方面取得重大成果的是(
物學階段、實驗生物學階段和分子生物學階段三個方面的知
A.營造華北,東北、西北防護林工程
識,此題的前一部分要填寫生物科學發展的三個階段,屬于
B.建設小張莊農業生態工程
知識水平的試題,比較簡單:后一部分應用生物科學史中的
C,在南方建立?;~塘生態工程
有關成就,要求學生區分這些成就屬于生物科學發展中的哪
D.將某細菌抗蟲基因導人棉花,培育出抗蟲棉
個階段,這一方面可以使學生了解生物科學史中取得的成
[解析]現代生物學的新進展,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上,
就,另一方面可以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細胞學說是描述性
是生態學方面,另一就是生物工程方面。營造華北、東北
的:胚胎比較的研究也是描述性的,孟德爾通過用豌豆做實
西北防護林工程、建設小張莊農業生態工程,建立?;~塘
驗總結出了基因的分離定律和自由組合定律,摩爾根用果蠅
等方面是在生態學方面體現現代生物學的新進展?!?/p>
做實驗總結出了基因的連鎖互換定律,這些都屬于實驗生物
[答案]D
學:DNA是核酸的一種,是大分子物質,研究DNA的結構屬
[例6]中科院動物研究所將大熊貓體細胞的細胞核移
于分子水平的,胰島素是蛋白質,蛋白質是大分子物質,研究
植到去核的家兔的卵細胞中,成功地培育出大熊貓的早期胚
蛋白質分子的一級結構就是分析胰島素是由哪些氨基酸組
胎,這屬于哪項技術的成果
成的,也屬于分子水平的,同樣對肌紅蛋白和血紅蛋白的分
A.基因工程
B.細胞工程
子結構的研究也屬分子生物學階段。
C.雜交育種
D.染色體工程
本題為生物學發展階段的綜合性試題,首先能根據試題
[解析]本題著重考查生命科學的新進展一克隆,克
所給的信息寫出三個階段的內容,這是回答后面問題的基
隆技術是指利用生物的離體細胞,運用特殊手段,使其在特
礎,是第一步:再根據所給選項分析各項成就的研究內容是
定條件下體現細胞全能性,發育成完整生物個體、器官或組
什么,在此基礎上才能分析各項成就屬于哪個層次的,這是
緒論
第二步:最后根據各項成就的內容,通過分析比較后確定各
二、應激性與反射、趨性、適應性、遺傳性、變異性、多樣
項成就屬于哪個研究階段,進行分類填寫,這是第三步。
性的區別
[答案]描述性生物學,實驗生物學,分子生物學,AD
(1)應激性強調的是生物體對外界刺激與產生反應之間
CF,BEG
的關系。分析時應注意:
[例9]從一個水流緩慢,有機質豐富的河溝里,取一些
①是否有外界刺激和刺激物存在:
水樣,用吸管吸取少許,滴一滴在截玻片中央,蓋好蓋玻片,
②生物體是否產生相應的反應:
在顯微鏡下觀察。請你想一想,根據什么可判斷所看到的各
③反應是否在短時間內完成。
種微小顆粒中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
(2)反射是通過反射弧完成的,它強調神經系統內、外刺
[解析]解決此題需要將初中生物中細胞的結構、常見
激和反應。沒有神經系統的生物(單細胞生物、植物)則無反
的單細胞藻類植物和原生動物等有關知識作為基礎,再加上
射活動,但具有應激性。需特別注意的是許多參考書把反射
一定的顯微鏡操作的經驗,才能較好地解答。有的學生往往
歸為應激性是不準確的,反射中對外界刺激的反應屬于應激
生搬硬套生物的基本特征,把新陳代謝,遺傳變異、生長發育
性,而對內部刺激的反應則不屬于應激性。
等答上,沒有考慮顯微鏡下能觀察到什么,不能觀察到什么。
(3)趨性是動物對環境因素刺激最簡單的定向反應,如
[答案]如果是生物,應該具有以下一些特征:①有的
某些昆蟲和魚類的趨光性、臭蟲的趨熱性、寄生昆蟲的趨化
具有細胞結構:②有的能夠運動:③有的正在分裂生殖,④有
性等,它們都與神經調節有關??梢钥闯?,趨性屬于反射的
的在一定條件的刺激下能表現出應激性。
范疇。
(4)適應性是生物與環境表現相適應的現象,是長期進
▲個一人方法歸納
化的結果。正是因為有了應激性,所以生物總是傾向于對生物生存有利的刺激,從而使生物與外界環境保持一致,表現
一、生物六大特征之間的關系
出與環境相適應的現象。應激性是適應性的一種表現形式,
生物的六個基本特征之間的關系,是本節的重點和難適應性是應激性的結果。分析時應注意:點。生物體都具有共同的結構基礎,絕大多數生物都是由細
①是否有關于環境變化特征的描述:
胞構成的,而細胞也是生物體進行新陳代謝的基本場所。新
②生物體的某些性狀或特征是否隨著環境的改變而發
陳代謝是生物體的最基本特征,在新陳代謝的基礎上,生物
生變化,并與環境相適應,且在較長時間內保持穩定:
體表現出各種生命活動。在進行生命活動過程中,任何生物
③是否強調生物體與環境之間的動態平衡關系。
3
體對外界的刺激都能發生一定的反應,即應激性。如植物的
(5)遺傳性是指子代與親代的相似性。
向光性、向水性,昆蟲的趨光性等,動物的感覺器官和神經系
(6)變異性是指子代與親代或子代與子代之間的差
統正是應激性高度發展的產物。應激反應的結果使生物“趨
異性
吉避兇”,從而形成與環境的適應性。生物都能通過新陳代
(7)多樣性是指各種各樣的適應于不同環境的生物和適
謝按照一定的模式和一定的程序進行生長發育,或者說,生
應于同種環境的不同種生物。
長發育是一個由遺傳決定的穩定的過程。任何一個生物體
三、當代生物科學的新進展
都是不能長存的,它們通過繁殖后代而使生命得以延續下
(1)發展方向:20世紀70年代以來,當代生物科學主要
去。生物體的子代都與親代相同又有差異,在繁殖過程中,
朝著兩個方面發展
由于遺傳和變異的共同作用,使生物的各個物種既能基本上保持穩定,又能向前進化發展。生物以遺傳變異為基礎,通
個體
生物科學
宏觀
過自然選擇,不斷地與變化的環境相適應,即使生物的結構
個體
都適合一定的功能,又使生物的結構和功能適合于該生物在
一定環境條件下的生存與延續,同時,生物的生命活動也在
系統水平
種
影響、改變著環境,因此,地球現在的面貌就是自然界的非生
器官水平
物與生物千百萬年來共同作用所營就的,生物與環境之間有
生物群落
著密切的關系。
生物六大特征之間的關系,概括如下:
組織水平
生態系統
共同的物質基礎和結構基礎
細胞
水平
[分子水平
應激性
生長、發育和生殖
新陳代謝
(2)生物工程:生物科學與工程技術有機結合而興起的
適應環境并
一門綜合性的科學技術。即以生物科學為基礎,運用先進的科學原理和工程技術手段來加工或改造生物材料。
影響環境
遺傳和變異
非常高三·生物feichanggaoso1.shengwu應用范圍
科學進展
應用價值
的為
乙肝疫苗
預防乙肝
A,瘋牛病的病原體
B.艾滋病的病原體
抑制病毒在細胞
醫學
干擾素
C.流行性感冒的病原體
D.肺結核的病原體
內增殖
二、非選擇題
人類基因組計劃
根治疾病
7.以下為某同學從互聯網上下載的有關科技發展的部
轉移抗病毒基因
抵抗病毒
導入生長激素基因
加快生長
分信息。①目前已研制出抵抗黃桿菌的轉基因水稻。因為
農業
兩系法雜交水稻
提高產量
每年黃桿菌要吞食全世界谷物的5%一10%以上,有些地區
殺蟲蛋白基因導人棉花
抗棉鈴蟲
高達50%。人工構建抗黃矮病毒基因並導人高產、優質、不
生物工程生產汽車燃料
酒精取代石油
抗病的小麥品種之中,在世界上首次獲得抗病毒轉基因小麥
能源與環保
分解石油、消除
超級菌
植株:已成功育成轉基因大豆:我國科學家也成功培育出轉
石油污染
基因抗病毒甜椒、轉基因馬鈴薯和番茄。②廢氣和廢水中所
(3)生態學:研究生物與其生存環境之間相互關系的科
含的有機物幾乎都可做為微生物生長繁殖的底物,故可用微
學。通過生態學的研究,解決人類社會面臨的人口爆炸、環
生物進行廢物的控制和處理,稱為生物整治。在生物過濾器
境污染、資源匱乏、能源短缺和糧食危機等日益突出的問題。
及滴濾器中,填充的材料表面生長有很多微生物群落形成結
如安徽省穎上縣小張莊的生態農業建設等
構復雜的“生物膜”,當含有機污染物的廢物流經其中時,污染物就被微生物降解了,該法的使用可使環境質量得到改
☆☆☆成功訓練
善。③由中國工程院院士主持的“超級雜交水稻選育研究”選育的超級雜交稻先鋒組合“兩優培九”獲大面積推廣,畝產
一、選擇題
700公斤。④美國培育的基因工程“超級菌”,幾小時便可以
1,18世紀,英國著名的植物學家林奈對植物開花時間
降解掉自然菌種需一年才能降解完的水上浮油。
作了很多觀察和研究,并在自己的花園里培植了一座有趣的
請將以上材料進行整理,回答下列問題:
“花鐘”,如下表所示。決定表中各種花按時開放的原因是
(1)根據生物科學發展的方向,將材料序號進行歸類。
(2)根據你在研究性學習中查閱的信息,再舉1~2個有關生物科學發展的實例。
開花大
開花大
花名
開花大
花名
致時間
致時間
花名
致時間
8.能源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因素,請回答下列有關
能源問題:
蛇床子花黎明三點
牽?;ɡ杳魉狞c野醬薇黎明五點
(1)人類所能使用的能量絕大多數來源于太陽能,捕獲
龍葵花
清晨六點
芍藥花清晨七點
半支蓮
上午十點
太陽能的生物主要為綠色植物。綠色植物能夠通過光合作
鵝鳥菜中午十二點
萬壽菊下午三點
紫榮莉下午五點
用把太陽能轉化為化學能,寫出光合作用的總反應式:
煙草花晚上七點
縣花晚上九點
A.應激性特征
(2)人類開發月球已為時不遠,科學探測表明,月球土壤
B.適應性特征
中富含He,其資源總量初步估算達100萬噸~500萬噸,人
C.遺傳性特征
D.變異性特征
類開發利用月球土壤中的He的意義是什么?
2.某學校生物興趣小組為了了解昆蟲對日光的反應而
(3)已知(CHoO)n+nH2O→3nCO2+3nCH:+能量,
開展捕捉蝶和蚊的活動。他們在白天捉了60只,晚上捉了
請設想出這一反應的實際價值和意義。
40只。那么,蝶有幾只
(
A.20只B.40只
C.60只
D.80只
3.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新題特薦
A.非生物也能夠與外界進行物質交換
一、選擇題
B.蛋白質是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
1.能維持和延續生命的生物基本特征是
C.動物趨向有利刺激,躲避有害刺激是應激性
A.新陳代謝和細拋結構
B.應激性和適應性
D.將一粒石子扔進水里,水面出現波紋屬于適應性
C.遺傳、變異和生殖
D.新陳代謝和生殖
4.下列生命活動的表現,與應激性無關的是(
2.澳洲大陸原來沒有仙人掌植物,當地人曾從美洲引種
A.倒伏的韭菜會自然挺立起來
作籬笆用,結果仙人掌大量繁殖,侵吞農田。這一實例突出
B.浸入水中的大豆種子會逐漸脹大
地說明了生物的哪一種特征
C.小雞會學母雞用爪子刨地
A.遺傳和變異
D.根的向肥性
B.生殖和發育
5,“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這種生命現象說明生物體
C.生長和應激性
具有
(
D,適應一定環境和影響環境
A.應激性和適應性
B.新陳代謝
3.蟬一般在24℃以下時不鳴叫,而在24℃以上,光照達
C.生殖和生長現象
D.遺傳和變異
到一定強度時才鳴叫,這種現象說明生物體具有。()
6。下列傳染性疾病的病原體中,能夠獨立進行新陳代謝
A.遺傳性B.向光性C適應性D.應激性
論
4.豬籠草是一種食蟲植物,它以瓶狀帶蓋的葉捕捉昆
履蟲培養液,B為清水,C為鹽水)
蟲,當昆蟲鉆進瓶狀帶蓋豬籠草葉時,葉的蓋子馬上關上
(2)乙圖表明培養液中加入少許鹽粒之后,草履蟲開始
試問決定這種生命活動的出現是由于
移動。
A.變異性B.遺傳性C.應激性
D.適應性
(3)甲、乙圖說明草履蟲有趨向
刺激,躲避
5.在生產實踐中,人們將芥子油涂在紙上來引誘菜粉蝶產
刺激的行為。因而能夠
周圍的環境
卵以消滅之,這是依據生物體具有的什么特性來進行的(
(4)以上說明草履蟲具有
性。
A.應激性B.活應性C.遺傳性D.變異性
9.夏末秋初時節,當人們到野外郊游散步時,可見到在
6.分布在較高緯度的動物個體一般較大,分布在低緯度
不同環境中生活著不同體色的蝗蟲,有的是草綠色,有的是
的動物個體一般較小。例如,東北虎比華南虎大,東北野豬
黃褐色的,它們的不同體色皆可稱為保護色,它能使蝗蟲不
比華南野豬大。個體大有利于保溫,個體小有利于散熱,這
易被敵害發現,有利于蝗蟲的生存。請你利用這兩種蝗蟲為
種現象在生物學上叫做
實驗材料及其他的輔助材料和用具,設計一個簡單的實驗以
A.抗寒性
B.適應性
驗證保護色對生物體的作用(其他材料和用具:家雞,捕蟲
C.應激性
D.遺傳
網,綠色草地,枯黃草地,可移動的簡易塑料大棚)。
7.當太陽光移動時,蜥蝎的部分肋骨隨之延長,使身體
請寫出實驗步驟及結果:
扁平與太陽成直角,這個事實說明了生物具有(
),決定
10.中央電視臺2005年9月12日報道,國家技改部門
該特性的根本原因是
能源部門和環保部門,近日,根據科學發展觀,可持續發展戰
A.向光性
B.應激性
略和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要求,聯合作出決定,從現在起用
C.遺傳性
D.適應性
兩到三年的時間,關停并轉一大批小型火力發電廠,同時新
二、非選擇題
建一個年發電量相當于秦山核電站兩倍的核電站。國家的
8.據圖回答相關問題:
這一重要決定得到了有關專家的好評和全國及至全世界人民的歡迎。請用所學的生物學知識,對專家的好評和人民的歡迎作出較科學的解釋
(1)甲圖表明草履蟲集中在
(圖中A為草
智慧角
“環境激素”正在威脅地球生命
眾所周知,在正常情況下,人和其他生物能根據自
后,就會在體內發出錯誤信息,從而破壞生物體的正常
身各個生長階段的需要合成各種代謝調節物質,即內
代謝、內分泌及正常的生殖機能。環境激素已成為繼
分泌激素。正是因為有了它,自然界中的生物才得以
臭氧層、地球氣候變暖之后的第三大環境問題。其危
進行正常的新陳代謝,世代相傳。然而,近些年來,人
害如:1,男性出生率下降。自七十年代以來,加拿大男
類不斷發現一些存在于生物機體之外的具有與人和生
嬰的出生率下降了0.2%,美國下降了01%。美國科
物內分泌激素作用類似的物質,有時能引起生物體內
學家說,這可能是殺蟲劑等污染物干擾了人類生殖激
內分泌素亂,就將之稱為“環境激素”?!碍h境激素”一
素的結果。2。男性精子數量銳減,男性不育癥增加。
詞在1996年《被奪去的未來》一書中首先被提出來
3.動物雌性化現象嚴重。英國的一項調查報告說,生
但是,它的產生卻始于20世紀30年代,當時人們采用
活在工廠排污河流的石斑魚發生了嚴重的雌性化現
人工合成方法生產雌性激素(DES),用作藥品。這種雌
象。在諾??丝さ陌瑺柡佑^察點,其接受調查的雄性
性激素在誕生的同時就被指出有導致惡性腫瘤的危
石斑魚百分之六十出現了雌性化的特征,不少石斑魚
險。近七十年來,隨著工業大發展,大量環境激素在制
的生殖器開蛤具有排卵功能,并出現了兩性魚。研究
藥、塑料制品添加劑生產、徐草劑的使用和垃圾處理等
人員認為,排入河水中的天然或人工合成的雌性激素
過程中不斷釋放,對生態環境造成了巨大危害。環境
是導致這一現象的原因。
激素不易分解,可在食物鏈中循環,又可隨風飄散,因
環境激素究竟出自哪些化學物質呢?據日本環境
此,不管其原生地在哪里,都會形成區戰性和全球性的
廳的一項調查報告說,防止海藻和胎貝附著在船底上
威脅。如讓歐洲人聞之色變的二惡英,就是環境激素
的三丁錫、三本錫以及滴滴涕、水銀、貢、鎘、酞酸脂、源
中的一種。
于塑料添加劑和洗滌劑的壬酚、拉圾焚燒場排出的劇
環境激素對人體的危害究竟如何呢?正常情況下
毒物質二惡英、苯已烯、石棉等70多種有害物質被認
人體內激素在分泌后,與細胞中的受體結合,繼而深入
為是環境激素。目前,人造化學物質約有十萬種,每年
細胞核,誘發遺傳基因發生各種各樣的變化,雛持生物
還會產生大約一千種有害物質。因此,有識之士呼吁:
的正常的新陳代謝。而環境激素進入體內與受體結合
人類已經生活在“環境激素的海洋”里了。
非常高三·生物_feichanggaosan-shengwu
生命的物質基礎
一第一節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一
到,體現了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統一性:不同生物體內化學
◆◆雙基提煉
元素的種類基本相似,但含量差別很大。
[答案]C
1.生物體的化學元素
[例2]眾所周知,重金屬對人體有毒害作用,其中毒害
(1)C是組成生物體的最基本化學元素:
作用最大的有5種,汞(Hg)鎘(Cd)鉛(Pb)鉻(Cr)和碑(As),
(2)種類主要有20多種,
俗稱“五毒”。這些毒性元素在水體中不能被微生物所降解,
(3)分類:大量元素C、H、ON,P,S、K,Ca、Mg等:
它們將不斷地擴散,轉移、分散、富集,富集之后的重金屬在
微量元素Fe、Mn,Zn,Cu、B、Mo等.
2.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的重要作用
人體內產生更大的毒性,在化學上叫“毒性放大”,既然這“五
(1)組成原生質的成分:C、H,O、N、P、S占97%:
毒”有如此惡劣的毒性作用,人類是不是可以完全隔離這幾類物質,不需要它們存在呢?
(2)組成多種化合物:例如糖類、脂類,蛋白質、核酸:
(3)影響生物體的生命活動。
[解析]人體所需元素既含大量元素,也含微量元素,微量元素要求含量雖少,但對人體生命活動意義重大。
3.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統一性和差異性
生物界和非生物界是由化學元素組成的,組成生物體的
[答案]不是的,微量的金屬元素是動植物及人體所必
化學元素在無機自然界中都可以找到,沒有一種元素是生物需的,比如適量的鉻元素在人體內的血液中可以進行過剩糖界所特有的:生命起源于非生物界:組成生物體的基本元素的轉化,防止糖尿病,如果人體組織中的鉻減少,則會嚴重地降低人的食欲。
可以在生物界與非生物界之間反復循環運動。這些都能說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統一性的一面。
[例3]科學家在利用無土栽培法培養一些名貴花卉時,培養液中添加了多種必需化學元素,其配方如下:
但是生物和非生物又存在著本質的區別,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在生物體內和無機自然界中的含量,兩者相差很
離子
培養液濃度(mol/L)
大;無機自然界中的各種化學元素不能表現出生命現象,只
K+
1
有在生物機體中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才能表現出生命現象,
Na+
1
因此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又存在著差異性的一面。
Mg2+
0.25
Ca2+
1
○○解說例題
NO
2
[例1]下列有關組成生物體化學元素的論述,正確的
H:POr
1
是
()
SO
0.25
A.組成生物體和無機自然界的化學元素中,碳元素的
Zn2+
1
含量最高
其中植物根細胞吸收最少的離子是
B.人,動物與植物所含的化學元素種類差異很大
A.Ca+
B.SO月C.Zn2+
C,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在無機自然界中都可以找到
D.H:PO
D.不同生物體內各種化學元素的含量比例基本相似
[解析]考查學生對大量元素與微量元素的識記。組成
[解析]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在無機自然界都能找
生物體的大量元素,生物體在生長過程中需要(吸收)的多:組成生物體的微量元素,生物體在生長過程中需要(吸收)的則少。
···試讀結束···
相關文章
- 謝欣然 2023高三高考語文 復讀 寒假班 春季班|百度云網盤
- 清華附小數學動畫愛學堂:四級上冊人教版數學動畫|百度云網盤
- 清華附小數學動畫愛學堂:四級下冊人教版數學動畫|百度云網盤
- 清華附小數學動畫愛學堂:五級上冊人教版數學動畫|百度云網盤
- 清華附小數學動畫愛學堂:六級上冊人教版數學動畫|百度云網盤
- 清華附小數學動畫愛學堂:六級下冊人教版數學動畫|百度云網盤
- 曲增瑞 2023高三高考語文 A+ 寒假班 春季班|百度云網盤
- 袁慧 2023 高三高考英語 A班 春季班|百度云網盤
- 袁帥 2023高三高考物理 A+ 寒假班 春季班|百度云網盤
- 楊雪 2023高三高考生物 A班 寒假班 春季班|百度云網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