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海經 全注全譯 彩圖詳解版》佚名,陳桂林作|(epub+azw3+mobi+pdf)電子書下載
圖書名稱:《山海經全注全譯彩圖詳解版》【作者】佚名,陳桂林作【頁數】312【出版社】西安:陜西旅游出版社,2021.02【ISBN號】978-7-5418-4026-5【價格】68.00【分類】歷史地理-中國-古代-《山海經》-研究【參考文獻】佚名,陳桂林作.山海經全注全譯彩圖詳解版.西安:陜西旅游出版社,2021.02.圖書封面:圖書目錄:《山海經全注全譯彩圖詳解版》內容提要:國學典藏版,全注全釋圖文詳解。本書選用經典的彩色繪圖,圖文并茂,方便理解記憶。導讀、原文、注音注釋、譯文全解掃除閱讀障礙,輕松掌握。全本十八卷無刪減。內容豐富經典,體例科學,涵蓋了地理、歷史、神話、宗教、動植物、醫學等上古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中國記載神話最多的一部奇書,也是一部旅游、地理知識方面的百科全書?!渡胶=浫?em>注全譯彩圖詳解版》內容試讀南山經表《南山經》為《山海經》的第一卷,這一經又分為三個部分,記錄了以招搖山、柜山及天虞山為首的南方三列山系諸山的名稱、物產及流經此地的河流,并對三列山系的山神外形及祭祀時的禮儀做了介紹。彩圖全解山海經南山一經【導讀】《南山經》是《山海經》的首經?!赌仙揭唤洝纷鳛椤赌仙浇洝返牡谝徊糠?,記載了十座山,實際上只有招搖山、堂庭山、接翼山、粗陽山、柢山、亶爰山、基山、青丘山、箕尾山九座。山中分布著眾多奇珍異獸,地理位置大概在今廣西、廣東和福建境內。白猿迷毅蝮蛇怪蛇002卷一南山經有一種樹,形狀像構樹,樹皮上呈現著黑色的【原文】紋理,它能發光照亮四方,名字叫迷毅,把它1.1南山之首,日離山。其首日招搖佩戴在身上就不會迷路。山中還有一種野獸長之山,臨于西海之上,多桂,多金、得像獼猴,但是長著白色的耳朵,既能匍匐爬玉①。有草焉,其狀如韭而青華②,行,又能像人一樣直立而跑,名字叫狌狌,人其名日祝余,食之不饑。有木焉,吃了它的肉可以跑得更快。麗鷹水從這座山流其狀如毅(gǔ)而黑理③,其華④四出,向西注入大海,水中有許多叫作育沛的植照,其名日迷毅,佩之不迷⑤。有獸物,人把它佩戴在身上就不會患蠱脹?。貉?,其狀如禺6(y心)而白耳,伏行人走,其名日獨(xig)獨⑦,牲食之善走。麗唐(ǐ)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海,其中多育沛?,佩之無瘕(ǎ)疾”?!咀⑨尅竣俳?、玉:這里指天然金屬礦物和玉石。②華:[明】蔣應鎬圖本同“花”。③毅:即構樹,落葉喬木,長得很高大。木材可做器具等用,而樹皮可作為桑皮紙的原料。理:紋理。④華:光輝。⑤迷:迷【原文】路。⑥禺:動物名,像獼猴但是更大一些,紅1.2又東三百里,日堂庭之山。多眼睛,長尾巴。⑦狌狌:傳說是一種長著人臉樓(yǎ)木①,多白猿,多水玉②,的野獸,也有人說就是猩猩,它能知道過去的多黃金。事,卻不能知道未來。⑧育沛:水中生長的一種植物的名稱。⑨瘕疾:腹中有寄生蟲導致腫【注釋】脹的疾病,即蠱脹病。①棪木:一種喬木,果實像紅色的蘋果。②水玉:古時也叫作水精,即水晶?!咀g文】南方的第一列山系叫作離山。其中第一【譯文】座山叫招搖山,屹立在西海岸邊。山中生長著再往東三百里有一座名叫堂庭的山,山上許多桂樹,還蘊藏著金屬礦物和玉石。山里有長著茂密的棪木,還有許多白猿。山中盛產水一種草,形狀像韭菜卻開著青色的花朵,名字晶,還蘊藏著豐富的金礦。叫祝余,人吃了它就不會感覺到饑餓。山中還003彩圖全解山海經【原文】1.3又東三百八十里,日援(yu)》婆翼之山”。其中多怪獸,水多怪魚,多白玉,多蝮(fo)蟲②,多怪蛇,多怪木,不可以上。[清】汪紱圖本【注釋】①緩翼之山:“緩”通“猿”,也被稱作即翼山。②蝮蟲:即蝮蛇,身長三寸【譯文】再往東三百八十里是猿翼山。山上有許多怪怪異的野獸,水中有許多怪異的魚,還盛產白【明1蔣應鎬圖本玉,有很多蝮蛇、怪蛇、怪樹,無法攀登上去。鹿蜀魚004卷一南山經【原文】1.4又東三百七十里,日粗(iǔ)陽鹿蜀之山。其陽多赤金①,其陰多白金②。有獸焉,其狀如馬而白首,其文「清丨汪線圖本如虎而赤尾,其音如謠④,其名日鹿蜀,佩之宜子孫。怪水出焉,而東流注于憲翼之水。其中多玄龜,其狀【原文】如龜而鳥首虺⑤(hui)尾。其名日旋1.5又東三百里,日柢(di)山。龜,其音如判木而,佩之不聾,可以多水,無草木。有魚焉,其狀如為(wei)底⑦。牛,陵居①,蛇尾,有翼,其羽在魼②(xié)下,其音如留牛③,其名【注釋】日鯪(心),冬死④而夏生,食之無①赤金:赤黃色沙金。②白金:未經提煉的腫疾⑤。銀礦石。③文:花紋。④謠:人唱歌的聲音。⑤虺:毒蛇。⑥判木:破木,把木頭剖【注釋】為兩半。⑦為:這里是醫治的意思。底:這①陵居:住在山上。②魼:魚肋,魚的肋骨部里通“胝”,足繭的意思。位。③留牛:可能是犁地的牛,又說指牦牛。④冬死:指冬眠,也叫冬蟄。⑤腫疾:癰,毒瘡?!咀g文】再往東三百七十里是杻陽山。山的南側盛【譯文】產沙金,北側盛產銀和礦石。山中有一種野獸,外再往東三百里是柢山。山間有許多水流,沒形像馬卻長著白色的頭,身上的斑紋像老虎卻有花草樹木。山中有一種魚,外形像牛,棲息在長著紅色的尾巴,聲音像唱歌一樣,它的名字叫山中,長著蛇一樣的尾巴,肋骨下還長有翅膀,鹿蜀,佩戴著它的毛皮就可以多子多孫。有一叫聲像留牛,它的名字叫睦魚,冬日會冬眠,夏條怪水由這座山流出,向東注入憲翼水。水里天才蘇醒,吃了它的肉就能使人不長毒瘡。有很多黑色的龜,外形像普通的烏龜,卻長著和鳥相似的頭和與蛇相似的尾巴,這種動物的名字叫旋龜,它的叫聲像劈開木頭時發出的響睦魚聲,把它佩戴在身上可以防止耳聾,還可以治愈腳底的老繭[清1汪線圖本005彩圖全解山海經【譯文】【原文】再往東四百里是亶愛山。山間有許多水1.6又東四百里,日亶(hd)愛(yu)流,沒有花草樹木,人無法攀登上去。山中有之山。多水,無草木,不可以上。有一種野獸,外形像野貓卻長著長毛,它的名字獸焉,其狀如貍而有髦①,其名日叫作類,這種野獸雌雄共體,吃了它的肉就不類,自為牝(i)牡(mǔ)②,食會心生嫉妒。者不妒。類【注釋】①髦:指動物頸上的長毛。②牝:雌性的鳥獸。牡:雄性的鳥獸。[清汪線圖本灌灌九尾狐縛地006···試讀結束···...
2023-05-15
-
《陳鼓應道典詮釋書系 珍藏版 周易今注今譯》陳鼓應,趙建偉注譯|(epub+azw3+mobi+pdf)電子書下載
圖書名稱:《陳鼓應道典詮釋書系珍藏版周易今注今譯》【作者】陳鼓應,趙建偉注譯【叢書名】陳鼓應道典詮釋書系珍藏版【頁數】764【出版社】北京:商務印書館,2016.05【ISBN號】978-7-100-11556-8【分類】《周易》-注釋-譯文【參考文獻】陳鼓應,趙建偉注譯.陳鼓應道典詮釋書系珍藏版周易今注今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6.05.圖書封面:圖書目錄:《陳鼓應道典詮釋書系珍藏版周易今注今譯》內容提要:長期以來,《易經》一直被歸入儒家典籍。而本書作者認為,這樣一來使得《周易》的研究被局限在狹隘的范圍內,導致對《周易》經傳研究,陷入膚淺片面,甚至曲解;同時,以儒家思想解《傳》,再用這種儒家化了的《易傳》解經,也使得對《易經》的解釋齟齬難通;加之歷來在《周易》文字訓詁上多有忽略,使得《周易》日漸隱晦。鑒于此,作者依據大量文獻及新出土的帛書《易經》,多方比勘互校,使諸多疑難之處得以疏通。本書提出了具有突破性的學術觀點,認為《易經》實為道家典籍,并嘗試以此書作為重建道家易學的發端。在此思想基礎上,作者參照道家思想解《易》,使得注釋具有了全新的進展。本書思想脈絡清晰,詮釋系統完整,譯文通俗易懂,卦象解說分明,義例辨析清楚,占卜方法介紹簡明。真正做到了深入淺出,雅俗共賞?!蛾惞膽赖湓忈寱嫡洳匕嬷芤捉?em>注今譯》內容試讀一、乾(下乾上乾)乾。元亨,利貞[2。初九。潛龍,勿用3]。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幻。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九四?;蜿自跍Y,無咎[6]。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上九??糊?,有悔8]。用九。見群龍無首,吉9]?!窘褡g)筮得〈乾〉卦,大通順,占問有利。筮得初爻,龍潛伏于淵底,不可施用于世。筮得二爻,龍出現在地上,將得貴人相助。筮得三爻,君子白天勤勉于事,夜晚惕懼省思,如此則雖有危險,亦無咎害。筮得四爻,將欲躍出淵池,沒有咎害。筮得五爻,龍翔于天空,有貴人相助。筮得上爻,龍飛過高,將有悔恨之事。筮得六爻皆為陽九,群龍涌現不見上下首尾,吉利。2周易今注今譯【注釋】[1]乾,卦名。通行本及馬王堆出土漢墓帛書本皆為第一卦。九三爻辭有“乾”字,故取以為卦名(猶(未濟〉六三交辭有“未濟”字,故取以為卦名);然卦名〈乾〉字之義與九三“乾”字之義有別,卦名之〈乾)用其本義,九三之“乾乾”用其引申義?!墩f文》釋“乾”為“上出也”,所從之“倝”釋為“日始出光倝款也”。日之升落表現為日出、日中、日昃,與六爻所取象的現龍、飛龍、亢龍、潛龍相同,〈彖傳〉“大明終始”正與此相合。古人以日為陽精之氣所聚,日氣、云氣即是龍的創想來源之一。虹蜺也是日氣、云氣的一種,與龍同象?!辞?卦可能就是古人根據日光氣的不同形狀和亮度而占筮吉兇的筮辭記錄,蓋即《周禮·春官·宗伯·視浸》中的“占輝”一類?!扒弊直緸槿罩铣?、光氣升騰,因與“天”字音近,又因為“天乃積諸陽氣而成”,所以后來說《易》者便有了“乾為天”的說法;又因為陽氣所為之“龍”健行不息,周行環流,加之乾、健聲近,說《易》者又有了“乾,健也”的說法,并且有的本子如帛本,索性把(乾)卦的卦名寫成了“鍵”。有人認為《周易》之《易》,其本義指日出(黃振華(論日出為易〉,載《哲學年刊》第五輯,一九六八年十一月,臺灣商務印書館),此有一定道理,其與六十四卦首卦的〈乾〉構成內在聯系。卦名〈坤〉本寫作“川”,謂水流穿地而行。首卦〈乾〉、(川),一說上出,一說下注;上出者積陽成天,下注者積陰成地(坤)。日出可干燥萬物,段玉裁《說文解字注》說“上出為干,4周易今注今譯“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管子·內業》“是故此氣也,杲乎如登于天,沓乎如入于淵”,其相對例與此同)?!坝谩?,為,作為?!拔鹩谩敝^不可有為?!吨芤住坟侈o分兩部分,前半部分為筮辭,后半部分為占驗之辭。筮辭又可大致分為筮象之辭與述事之辭,如“潛龍”即是筮辭中筮象類,〈坤〉卦“括囊”即是筮辭中的述事類;而“勿用”、“無咎”則為占驗之辭。通常筮辭入韻而占辭不人韻。[4]見龍在田,利見大人:“見”同“現”;“田”謂地。這是說龍已浮出淵池出現在地上?!袄姶笕恕奔匆姶笕擞欣??!按笕恕豹q后世算命先生所謂的“貴人”((蹇〉卦上六〈小象〉“利見大人,以從貴也”,即以貴人釋大人)?!袄姶笕恕庇诮浳闹袑乙?,皆是得貴人相助之義。[5]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君子”一詞在《易》中習見,其與“小人”對舉時,意思比較復雜(或指有德者,或指有位者),要看具體語言環境;而凡單言者,則都是指對方,即問卦者,猶言“君”、“足下”,如“君子有攸往”、“君子征兇”、“君子幾不如舍”、“利君子貞”等?!敖K日”猶“終朝”,整個白天?!扒?,勤勉的樣子(《呂覽·士容》注“乾乾,進不倦也”)?!疤琛敝^惕懼反省?!叭簟?,語辭?!皡枴?,危?!熬獭?,害?!皡枱o咎”、“兇無咎”、“厲吉”、“吉有悔”等為相反之占,它包含有開局不好(或好)而終局無害(或有害)、卦象不好(或好)而經過人為努力而無害(或有害)等多種涵義。此句或句讀為“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兩通。九三居下卦之終,故當有所惕懼?!对姟な轮弧贰八姆接辛w,我獨居憂;民莫不逸,我獨不敢一、乾5休”,〈北山〉“或王事鞅掌”、“或慘慘畏咎”皆此“乾乾”、“惕若”之謂。[6]或躍在淵,無咎:“或”是將然之辭?!盎蜍S”謂將欲跳躍而尚在猶疑。九四在上卦之初,故當有所猶疑;而既已入上體,理當躍躍欲試而有所圖進。九三陽爻居剛位,故戒之以惕懼;九四陽爻居柔位,故有跳躍之志而又能猶疑三思。如此則可保前景無憂害。[7]飛龍在天,利見大人:此君子顯達之象?!袄姶笕恕笔怯匈F人相助之義,亦表示外部客觀環境之有利。戰國秦漢人所謂的陽氣“登于天”、“人于淵”(《管子·內業》)及龍之“登天”、“潛淵”(《說文》)可能都與〈乾)卦初九、九五爻辭相關。[8]亢龍,有悔:“亢”,過(〈小過)卦上六說“過之”,〈象傳》釋為“己亢也”)?!翱糊垺奔待堬w得太高?!坝谢凇?,有不好的事情(“悔”之言“晦氣”之“晦”)?!葱∵^〉卦辭“飛鳥遺其音,不宜上,宜下”即此“亢龍有悔”。又“亢”當猶“顏”,謂高飛不下?!粗墟?上九“翰音登于天,貞兇”與此爻同?!兑住分?、上爻多言“悔”,與月終、年終之言“晦”同。[9]用九,見群龍無首,吉:六十四卦每卦皆六爻,只(乾〉、〈坤〉兩卦多出一爻,即“用九”、“用六”,表示此兩卦所筮得的六爻皆為可變之爻陽九(即老陽)或可變之爻陰六(即老陰)?!坝镁拧?、“用六”之“用”字帛書作“迥”,有人認為“迥”為“用”之借字,或釋“迥”為“同”。然《易》中“用”字、“同”字習見,帛書均如字作,可見“迥九”,“迥六”別有他義?!板摹奔础巴ā?《太玄·摛》注“迥,通也”),謂變、變通。就實際操作而言,演卦時,遇6周易今注今譯到通卦皆為可變的老陽、老陰時,則多設此一爻象,命其爻題為“通九”、“通六”,筮占時即占此爻。就哲學內蘊而言,此多出的一交置于(乾〉、〈坤〉的上九、上六之上,包含著“《易》終則變,通則久”的哲學底蘊。其他六十二卦雖無“通九”、“通六”,但在觀照其上九、上六時亦當作此理解。如(明夷〉上六“初登于天,后人于地”即包含位至上爻,需要變通的意思。又如(升》卦上六“冥升,利于不息之貞”,“冥升”即沉迷于升進必有兇險,猶“亢龍有悔”;而“利于不息之貞”即猶〈坤〉卦通六的“利永貞”?!耙姟蓖艾F”,謂群龍涌現不見上下首尾。此即所謂“始卒若環”,即老子“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后”,亢極知返,所以說“吉”。(彖)曰山: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2]。雲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怒始,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御天[3]。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貞[。首出庶物,萬國咸寧5?!窘褡g】(彖傳〉說:乾元之氣太美妙了,它使萬物得以萌生,并且統領主宰大自然的運作過程。云雨以時興降,各類物種在大氣的流動中隨之長成;太陽終而復始地周天運動,宇宙上下四方之位于是確定;這就好像太陽按時乘駕著六龍有規律地運行于天空。由乾元之氣所決定的天道有規律地運動變化,使得萬物各得其所;乾元之···試讀結束···...
2023-02-23
-
《虞翻周易注導讀》(清)孫堂輯校;王新春,王貽琛導讀|(epub+azw3+mobi+pdf)電子書下載
圖書名稱:《虞翻周易注導讀》【作者】(清)孫堂輯校;王新春,王貽琛導讀【叢書名】歷代易學名著整理與研究叢書【頁數】240【出版社】北京:華齡出版社,2019.10【ISBN號】978-7-5169-1477-9【價格】58.00【分類】《周易》-注釋【參考文獻】(清)孫堂輯校;王新春,王貽琛導讀.虞翻周易注導讀.北京:華齡出版社,2019.10.圖書封面:圖書目錄:《虞翻周易注導讀》內容提要:漢末的虞翻,立足于時代經學的氛圍與語境,本著守正開新、光前裕后、繼往開神圣經師信念和傲視群儒的自負,在經傳一揆理念下,對《周易》經傳作了具有創造性意義的系統詮釋,推出了彰顯著鮮明學術自我的陰陽之道視域下的虞翻易學,開顯出全新易學天人之學底蘊。虞氏是在繼承和改鑄自《周易》經傳以來易學發展過程中所出現的相關象數思想的基礎上,建構起自己易學體系的。在此意義上,虞氏不唯集兩漢象數易學之大成,而且也集整個虞氏以前易學象數學之大成,難能而可貴?!队莘芤?em>注導讀》內容試讀導讀導讀一、虞翻的生平與著述虞翻(約164一233),字仲翔,會稽余姚(今浙江余姚)人,東漢末年著名經學家,其經學成就集中于易學,是卓犖不群的象數易學大家,集兩漢象數易學之大成。據《三國志》本傳及裴松之注①,翻少好學,有高氣。王肅之父王朗任會稽太守,命翻為功曹。孫策行師征會稽,翻勸朗避策,朗未能采納此建議,奮起抵抗,結果敗績。策既得會稽,復命翻為功曹,待之以交友之禮,并親臨其府第。其于翻的看重之意,由是亦可略見一斑。策之為人,每好馳騁游獵,翻因直言以諫阻之,懇摯以君人者不重則不威之理相陳,策心中服之。翻出為富春長。孫策卒,弟孫權繼兄總理江東事務。翻州舉茂才,漢召為侍御史。時任司空之職的曹操,挾天子(漢獻帝)以令諸侯,辟翻,翻聞而恥之,拒而不受。權授之以騎都尉之職。生性疏直,屢次犯顏諫爭,權大為不悅。為人不善協俗,以故多見毀謗。先后被貶謫到丹楊涇縣、交州。史載,翻雖處罪放,卻仍講學不倦,門徒常數百人,并先后為多部典籍作注。淪落交州十余年而卒,享年七十。后權遣將士征遼①陳壽,三國志·吳書·虞陸張駱陸吾朱傳[M.裴(注),北京:中華書局,1985:1317-1328.周易研究經典叢書1《虞翻周易注》導讀東,于海中遭風,多所沒失。權生悔,乃言曰:“昔趙簡子稱諸君之唯唯,不如周舍之諤諤。虞翻亮直,善于盡言,國之周舍也!前使翻在此,此役不成?!?《三國志》本傳裴注引《江表傳》)遂令屬下問交州,囑以翻若尚存,即給其人船,發遣還都;若翻已亡故,則送喪還本郡,使兒子仕宦。惜乎翻已作古矣。雖遭逢亂世,無論是置身爭戰環境下,還是在貶謫異方他鄉的天涯海角之際,虞翻始終勤于治學,筆耕不輟。晚歲在交州,更是以典籍自慰。據《三國志》本傳,虞氏較早即完成了其《易注》。本傳又稱,在罪放交州之際,翻“又為《老子》《論語》《國語》訓注,皆傳于世”。裴注引《翻別傳》則指出,在交州,翻“又以宋氏解《玄》頗有繆錯,更為立法,并著《明楊釋宋》以理其滯”?!缎芳礉h楊(一作揚)雄的仿《易》之作《太玄》(一名《太玄經》)。宋氏,東漢末學者宋衷(一作忠),嘗為《太玄》作注,《隋書·經籍志》即載有其九卷本之注及與三國吳陸績的十卷本之注?!懊鳁睢?,即謂闡明虞氏所理解的楊氏《太玄》之本旨;“釋宋”,則是排解開宋衷對于《太玄》滯而不通的識見?!端鍟そ浖尽贰杜f唐書·經籍志》及《新唐書·藝文志》,皆著錄有虞注《周易》九卷。唐陸德明《經典釋文·序錄》則著錄有虞注《周易》十卷。此即前揭虞氏之《易注》?!督浀溽屛摹ば蜾洝分浻小墩撜Z》虞翻注十卷?!端鍟そ浖尽穭t稱:“王肅、虞翻、譙周等注《論語》各十卷,亡?!贝思辞敖矣菔蠟椤墩撜Z》所作之訓注?!端鍟そ浖尽贩Q:“《春秋外傳國語》二十一卷,虞翻注?!迸f歷代易學名著整理與研究叢書導讀《唐志》則云:“《春秋外傳國語》二十一卷,虞翻撰?!毙隆短浦尽穭t云:“虞翻注《國語》二十一卷?!贝思辞敖矣菔蠈Α秶Z》所作之訓注?!督浀溽屛摹ば蜾洝分浻小独献印酚莘?em>注二卷?!端鍟そ浖尽穭t稱:“虞翻注《老子》二卷,亡?!贝思辞敖矣菔蠟椤独献印匪髦?em>注?!端鍟そ浖尽贩Q:“梁有《揚子太玄經》十四卷,虞翻注?!毙?、舊《唐志》亦著錄有虞注《楊子太玄經》十四卷。按,前揭虞所撰《明楊釋宋》,“明楊”蓋從正面疏解、闡發《太玄經》本文,藉此而彰顯其本旨;“釋宋”蓋從反面批駁宋注之“繆錯”,并配合正面的疏解和闡發,以排解宋注之滯。劉大鈞教授認為,“這兩部分的內容皆為訓注《太玄經》而作”,“疑《太玄經注》可能即《翻別傳》的《明揚》《釋宋》”。①據相關記載,虞氏的著述尚不限于以上所揭數種?!妒涀⑹琛份d唐玄宗《孝經序》在評騭幾家《孝經》訓注的得失、優劣時,嘗云:“韋昭、王肅,先儒之領袖;虞翻、劉邵,抑又次焉?!眲t虞氏亦嘗為《孝經》作注?!端鍟そ浖尽份d,虞氏尚有以下三種易類著作:其一,梁有《周易日月變例》六卷,虞翻、陸績撰;其二,《周易集林律歷》,一卷;其三,《易律歷》,一卷?!督浀溽屛摹肪矶吨芤滓袅x》釋《周易》之“易”字時,有云:“虞翻注《參同契》云:字從日下月?!笨梢?,虞氏嘗為東漢末道士魏伯陽所撰之《周易參同契》作注。①劉大鈞.虞翻著作考釋[J].周易研究,1990(2).歷代易學名著整理與研究叢書3《虞翻周易注》導讀此外,《隋書·經籍志》著錄:“后漢侍御史《虞翻集》二卷,梁三卷,錄一卷?!薄杜f唐書·經籍志》亦錄有《虞翻集》三卷,《新唐書·藝文志》同此。虞氏的著述,大致如上所列。由此已足見其學問的淵博。當代虞翻易學研究名家劉大鈞教授撰有《虞翻著作考釋》一文①,可參看。劉文中還考出虞著有《川川瀆記》。虞氏自我期許頗高,甚為自負,鋒芒略顯過于外露,似乎缺乏儒者所應具備的謙和之氣,因此,他對各家的經典訓注,尤其是五經方面的訓注,往往皆表現出不滿之情。東漢末年,鄭玄立足古文經學,兼通今文經學,嘗遍注群經,成為總結并終結兩漢經學、集兩漢經今古文學之大成的一代經學大師,為世人所重。即使對于這樣一位雅為世人所重的經學大師,虞氏也毫無顧忌地提出嚴厲批評。史載,虞氏嘗奏漢獻帝鄭玄解《尚書》違失事之目,斥責鄭玄不知闕疑之義,指出“于此數事,誤莫大焉”,宜命學官定之;認為,“此不定,臣沒之后,而奮乎百世,雖世有知者,懷謙莫或奏正”。他并進而申言:“玄所注五經,違義尤甚者百六十七事,不可不正。行乎學校,傳乎將來,臣竊恥之!”(《三國志》本傳裴注引《翻別傳》)由此看來,虞氏蓋嘗有志于重新系統地梳理、詮釋五經,只是由于長期的戎馬倥惚,或遭流放,最終未能如愿。雖然未能實現重新系統梳理、詮釋五經的夙愿,因而不能與鄭玄等人的博通五經同日而語,但是,虞翻仍然取得了很高的學術造詣。其學術造詣最深者乃在于易學。正是由于這方面的造詣,使得他當之無愧地成了兩漢象數易學的集大成者。①劉大鈞.虞翻著作考釋[J].周易研究,1990(2)·4歷代易學名著整理與研究叢書導讀據載,其《易注》初立,奏書漢獻帝云:臣聞六經之始,莫大陰陽。是以伏羲仰天縣象,而建八卦,觀變動六爻為六十四,以通神明,以類萬物。臣高祖父,故零陵太守光,少治孟氏《易》;曾祖父,故平輿令成,纘述其業;至臣祖父鳳,為之最密。臣亡考,故日南太守歆,受本于鳳,最有舊書,世傳其業,至臣五世。前人通講,多玩章句,雖有秘說,于經疏闊。臣生遇世亂,長于軍旅,習經于枹鼓之間,講論于戎馬之上,蒙先師之說,依經立注。又,臣郡吏陳桃,夢臣與道士相遇,放發被鹿裘,布《易》六爻,撓其三以飲臣。臣乞盡吞之。道士言:《易》道在天,三爻足矣。豈臣受命,應當知經?所覽諸家解,不離流俗,義有不當實,輒悉改定,以就其正??鬃尤眨骸扒镁?,而天下治。圣人南面,蓋取諸離?!彼拐\天子所宜協陰陽、致麟鳳之道矣。①其又奏漢獻帝云:經之大者,莫過于《易》。自漢初以來,海內英才,其讀《易》者,解之率少。至孝靈之際,穎川荀谞,號為知《易》。臣得其注,有愈俗儒。至所說“西南得朋,東北喪朋”,顛倒反逆,了不可知??鬃訃@《易》日:“知變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為乎!”以美大衍四象之作,而上為章首,尤可怪笑!又,南郡太守馬融,名有俊才,其所解釋,復不及谞??鬃尤眨骸翱膳c共學,未可與適道?!必M不其然!若乃北海鄭玄,南陽宋忠,雖各立注,忠小差玄,而皆未得其門,難以示世。@由奏書可知,虞翻生于易學世家,自其高祖傳孟氏(喜)易學,①陳壽、三國志·吳書·虞陸張駱陸吾朱傳(裴注引《翻別傳》)[M.北京:中華書局,1985:1322.②陳壽.三國志·吳書·虞陸張駱陸吾朱傳(裴注引《翻別傳》)M].北京:中華書局,1985:1322.歷代易學名著整理與研究叢書5《虞翻周易注》導讀至翻已歷五世。孟喜的卦氣說,是其藉以重新契會《周易》經傳,建構虞氏易學的極為重要的思想來源。其云陳桃所夢一事,又透露出虞氏易學與道教、與魏伯陽《周易參同契》所顯發的月體納甲說間,所存有的微妙關聯。在奏書中,虞氏以自己的識見,尖銳批評了他所認為的注《易》,各家,尤其是被時人推尊為注《易》名家的馬融、荀爽(荀氏一名谞)、鄭玄以及宋衷諸人的偏失、謬見,以為其自立之《易》注張目。平心而論,虞氏對于各家所作的評判,的確不免有所偏激,有失公允,帶有明顯的門戶之見。但是,若能以寬容的胸襟,從同情地理解他人的學術識見的視域出發來審視,我們也不難看出,虞氏本人,基本上可以稱得上是一抱其滿腔學術之真誠來詮釋《周易》經傳及其他典籍和批評諸家的,其目的即在于透過自己的努力,以豁顯他所認定的《易》及其他典籍之本旨,并希冀世人能夠認同、接受他所作的詮釋。二、虞翻《周易》著述傳世、研究大致情形包括易學著述在內的虞氏的著述,存世已不多。唐陸德明所撰《經典釋文》,保存了部分虞氏《易》的音、義。李鼎祚的《周易集解》,則征引了虞氏《易注》的大量內容,虞氏《易》的傳世而不絕,端賴李氏此書。除此而外,清以來,諸儒裒輯、詮釋、闡發虞氏《易》的相關著述,是今人研究虞氏易學的重要參考資料。這些著述,主要有:清儒孫堂,輯有虞氏《周易注》十卷、《附錄》一卷,《漢魏二十一家易注》本。6歷代易學名著整理與研究叢書···試讀結束···...
2023-02-23
-
《周易正義》(魏)王弻,(晉)韓康伯注;(唐)孔穎達;鄭同整理|(epub+azw3+mobi+pdf)電子書下載
圖書名稱:《周易正義》【作者】(魏)王弻,(晉)韓康伯注;(唐)孔穎達;鄭同整理【頁數】388【出版社】北京:九州出版社,2020.08【ISBN號】978-7-5108-8849-6【價格】78.00【分類】《周易》-注釋【參考文獻】(魏)王弻,(晉)韓康伯注;(唐)孔穎達;鄭同整理.周易正義.北京:九州出版社,2020.08.圖書封面:圖書目錄:《周易正義》內容提要:本次點校所采用底本,標題又作《周易兼義》?!吨芤渍x》是唐代科舉取士的標準用書,長期立于學官,是易學史上除經傳以外最重要的典籍之一。本書所采用的底本為明萬歷間北京國子監刻《十三經注疏》本,參校本為中華書局影印、清代學者阮元??痰摹妒涀⑹琛繁?。文字點校吸收了阮元??瘫炯皻v代易學家對此書的研究成果,編次仍依合刊本,文字采用簡體橫排。此次整理工作包括標點、文字處理、??惫ぷ?,并吸取了部分已有定論的研究成果。本書標點根據現行新的標點用法,并結合古籍整理標點的通例,對全書進行統一規范的標點?!吨芤渍x》內容試讀周易正義卷首自此下分為八段第一論“易”之三名第二論重卦之人第三論三代《易》名第四論卦辭爻辭誰作第五論分上下二篇第六論夫子《十翼》第七論傳《易》之人第八論誰加“經”字易正義卷首1周易正義第一論“易”之三名品2正義曰:夫“易”者,變化之總名,改換之殊稱,自天地開辟,陰陽運行,寒暑迭來,日月更出,孚萌庶類,亭毒群品,新新不停,生生相續,莫非資變化之力,換代之功。然變化運行,在陰陽二氣,故圣人初畫八卦,設剛柔兩畫,象二氣也;布以三位,象三才也。謂之為“易”,取變化之義。既義總變化,而獨以“易”為名者,《易緯乾鑿度》云:“易一名而含三義,所謂易也,變易也,不易也?!庇衷疲骸啊住?,其德也。光明四通,簡易立節,天以爛明,日月星辰,布設張列,通精無門,藏神無穴,不煩不擾,淡泊不失,此其‘易也’?!円住?,其氣也。天地不變,不能通氣,五行迭終,四時更廢,君臣取象,變節相移,能消者息,必專者敗,此其‘變易也?!灰住?,其位也。天在上,地在下,君南面,臣北面,父坐子伏,此其‘不易’也?!编嵭来肆x,作《易贊》及《易論》云:“易一名而含三義:易簡,一也;變易,二也;不易,三也?!惫省断缔o》云:“乾、坤其易之蘊邪?”又云:“易之門戶邪?”又云:“夫乾,確然示人易矣。夫坤,聵然示人簡矣?!薄耙讋t易知,簡則易從?!贝搜云洹耙缀啞敝▌t也。又云:“為道也屢遷,變動不居,周流六虛,上下無常,則柔相易,不可為典要,唯變所適?!贝搜皂槙r變易,出入移動者也。又云:“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陳,貴賤位矣。動靜有常,剛柔斷矣?!贝搜云鋸堅O布列“不易”者也。崔覲、劉貞簡①等并用此義,云:“易者謂生生之德,有易簡之義。不易者,言天地定位,不可相易。變易者,謂生生之道,變而相續,皆以《緯》稱‘不煩不擾,淡泊不失’?!贝嗣魇恰耙缀啞敝x,無為之道。故“易”者,易也,作“難易”之音。而周簡子云:“‘易’者,易(音亦)也,不易者,變易也?!住咭状?。凡有無相代,彼此相易,皆是‘易’義?!灰住?,常體之名,有常有體,無常無體,是‘不易’之義?!円住?,相變改之名,兩有相變,此為‘變易’?!睆埵?、何氏并用此義,云:“易者,換代之名,待奪之義?!币蛴凇肚彾取吩疲阂渍咂涞乱?,或沒而不論,或云德者得也。萬法相形,皆得相易。不顧《緯》文“不煩不擾”之言,所謂用其文而背其義,何不思之甚?故今①即劉減,字貞簡。之所用,同鄭康成等?!耙住闭?,易也,音為“難易”之音,義為“簡易”之義,得《緯》文之本實也。蓋“易”之三義,唯在于有。然有從無出,理則包無,故《乾鑿度》云:“夫有形者生于無形,則乾坤安從而生?故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太易者,未見氣也。太初者,氣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質之始也。氣、形、質具而未相離謂之渾沌。渾沌者,言萬物相渾沌而未相離也。視之不見,聽之不聞,循之不得,故曰易也?!笔侵桌韨浒袩o,而易象唯在于有者,蓋以圣人作《易》,本以垂教,教之所備,本備于有。故《系辭》云“形而上者謂之道”,道即無也;“形而下者謂之器”,器即有也。故以無言之,存乎道體;以有言之,存乎器用;以變化言之,存乎其神;以生成言之,存乎其易;以真言之,存乎其性;以邪言之,存乎其情;以氣言之,存乎陰陽;以質言之,存乎爻象;以教言之,存乎精義;以人言之,存乎景行。此等是也。且易者象也,物無不可象也。作《易》所以垂教者,即《乾鑿度》云:“孔子曰:上古之時,人民無別,群物未殊,未有衣食器用之利,伏犧乃仰觀象于天,俯觀法于地,中觀萬物之宜。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故易者所以斷天地,理人倫,而明王道。是以畫八卦,建五氣,以立五常之行;象法乾坤,順陰陽,以正君臣、父子、夫婦之義;度時制宜,作為罔罟,以佃以漁,以贍民用。于是人民乃治,君親以尊,臣子以順,群生和洽,各安其性?!贝似渥鳌兑住反菇讨疽庖?。周易正義卷首3周易正義第二論重卦之人8《系辭》云:“河出圖,洛出書,圣人則之?!庇帧抖Y緯含文嘉》曰:“伏犧德合上下,天應以鳥獸文章,地應以《河圖》、《洛書》,伏犧則而象之,乃作八卦?!惫士装矅?、馬融、王肅、姚信等并云:伏犧得《河圖》而作《易》。是則伏羲雖得《河圖》,復須仰觀俯察,以相參正,然后畫卦。伏犧初畫八卦,萬物之象,皆在其中。故《系辭》日“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是也。雖有萬物之象,其萬物變通之理,猶自未備,故因其八卦而更重之。卦有六爻,遂重為六十四卦也?!断缔o》曰“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是也。然重卦之人,諸儒不同,凡有四說。王輔嗣等以為伏犧重卦,鄭玄之徒以為神農重卦,孫盛以為夏禹重卦,史遷等以為文王重卦。其言夏禹及文王重卦者,案《系辭》,神農之時已有,蓋取益與噬嗑。以此論之,不攻自破。其言神農重卦,亦未為得。今以諸文驗之。案《說卦》云:“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幽贊于神明而生蓍?!狈惭浴白鳌闭?,創造之謂也。神農以后,便是述修,不可謂之“作”也。則幽贊用蓍,謂伏犧矣。故《乾鑿度》云:“垂皇策者犧?!薄渡舷怠氛撚幂樵疲骸八臓I而成易,十有八變而成卦?!奔妊允ト俗鳌兑住?,十八變成卦,明用蓍在六爻之后,非三畫之時。伏犧用蓍,即伏犧已重卦矣?!墩f卦》又云:“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將以順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日柔與剛,立人之道日仁與義,兼三才而兩之,故易六畫而成卦?!奔妊允ト俗鳌兑住?,“兼三才而兩之”,又非神農始重卦矣。又《上系》云:“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辭,以動者尚其變,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贝酥氖?,皆在六爻之后。何者?三畫之時,未有《彖》、《繇》,不得有“尚其辭”。因而重之,始有變動,三畫不動不得有“尚其變”。揲蓍布爻,方用之卜筮,蓍起六爻之后,三畫不得有“尚其占”。自然中間以制器者“尚其象”,亦非三畫之時。今伏犧結繩而為罔罟,則是制器,明伏犧已重卦矣。又《周禮·外史》“掌三皇五帝之書”,明三皇已有書也?!断孪怠吩疲骸吧瞎沤Y繩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書契,…蓋取諸央?!奔认笱胴远鞎?,伏犧有書契則有央卦矣。故孔安國《書序》云:“古者伏犧氏之王天下也,始畫八卦,造書契,以代結繩之政?!庇衷弧胺鼱?、神農、黃帝之書謂之《三墳》”是也。又八卦小成,交象未備,重三成六,能事畢矣。若言重卦起自神農,其為功也,豈比《系辭》而已哉!何因《易緯》等數所歷三圣,但云伏犧、文王、孔子,竟不及神農,明神農但有蓋取諸益,不重卦矣。故今依王輔嗣以伏犧既畫八卦,即自重為六十四卦,為得其實。其重卦之意,備在《說卦》,此不具敘。伏犧之時,道尚質素,畫卦重爻,足以垂法。后代澆訛,德不如古,爻象不足以為教,故作《系辭》以明之。周易正義卷首5周易正義第三論三代《易》名86案《周禮·大卜》“三易”云:“一曰《連山》,二日《歸藏》,三日《周易》?!倍抛哟涸疲骸啊哆B山》,伏犧?!稓w藏》,黃帝?!编嵭兑踪潯芳啊兑渍摗吩疲骸跋娜铡哆B山》,殷曰《歸藏》,周曰《周易》?!编嵭轴屧疲骸啊哆B山》者,象山之出云,連連不絕;《歸藏》者,萬物莫不歸藏于其中;《周易》者,言易道周普,無所不備?!编嵭m有此釋,更無所據之文。先儒因此遂為文質之義,皆煩而無用,今所不取。案《世譜》等群書,神農一曰連山氏,亦曰列山氏;黃帝一日歸藏氏。既連山、歸藏并是代號,則《周易》稱周,取岐陽地名,《毛詩》云“周原朊朊”是也。又文王作《易》之時,正在姜里,周德未興,猶是殷世也,故題周,別于殷。以此文王所演,故謂之《周易》,其猶《周書》、《周禮》,題“周”以別余代。故《易緯》云“因代以題周”是也。先儒又兼取鄭說云:“既指周代之名,亦是普遍之義?!彪m欲無所遐棄,亦恐未可盡通。其《易》題周,因代以稱周,是先儒更不別解,唯皇甫謐云:“文王在美里演六十四卦,著七八九六之爻,謂之《周易》?!币源宋耐醢病爸堋弊?。其《系辭》之文,《連山》、《歸藏》無以言也?!ぁぁぴ囎x結束···...
2023-02-23
-
匯注而成是什么意思
匯注而成的意思是把多個來源的信息匯集起來,經過整理和編輯,形成一個完整的文檔或報告。1.匯合而成,只有多種類,物質結合產生的產物。它可以指代有形的東西,例如河流,也可以指代無形的東西,例如辛勤工作。2、它是由收斂形成的,收斂的意思,就是從小方面收斂到大方面。句子:海洋是由成千上萬條河流匯合而成的。3、會注是漢語詞匯,解釋是匯合灌注,注解匯編。是一個動詞。造句:江海之所以能百川匯為王,是因為善于處理,所以能成為百川之王。4.會注可作謂語,同義詞為匯合、收斂。匯合,江河匯合。注意,注射。山頂的小溪匯聚成一條小河,奔流而下。點評:文章內容講述了“會注”的概念,以及與之相關的匯合、收斂的概念,以及它們的應用,以及它們的同義詞等。文章內容比較全面,語言表達清楚,用詞準確,有助于讀者深入理解。...
2023-02-23
-
登南昌滕王閣贛大水西來注北翻譯句子是什么文章(登南昌滕王閣贛大水西來注北翻譯)
登南昌滕王閣,贛大水從西來注入北方。1、能不能發完整版的?。這是一張縮略圖,如果想看完整版,可以點擊圖片查看原圖。...
2023-02-21
-
《禪宗三經》李英武注|(epub+azw3+mobi+pdf)電子書下載
圖書名稱:《禪宗三經》【作者】李英武注【叢書名】佛典叢書【頁數】449【出版社】成都:巴蜀書社,2005.03【ISBN號】7-80659-705-0【價格】28.00【分類】禪宗-佛經【參考文獻】李英武注.禪宗三經.成都:巴蜀書社,2005.03.圖書目錄:《禪宗三經》內容提要:本書收《楞伽阿跋多羅寶經》、《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維摩詰所說經》三部佛教禪宗的的經典?!抖U宗三經》內容試讀楞伽阿踐多羅寶經凸楞伽阿跋多羅寶經一經題釋義《楞伽阿跋多羅寶經》略稱《楞伽經》。楞伽,梵名Lahka,巴利名相同。是山名,亦是城名。意譯難往、可畏、險絕。據說此山城原為夜叉王所踞,在此啖食生靈,無路可通,無神通者不可住,大約是其名之來由吧。據《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一所載,此山位于南海之濱?!痘墼芬袅x》卷下亦謂其位于南天竺南界之海岸?!洞筇莆饔蛴洝肪硎慌c《續高僧傳》卷四均謂楞伽山系位于錫蘭之山名;《巴利文大史》則以楞伽為錫蘭之別名,亦有人稱錫蘭現名斯里蘭卡,其蘭卡即為楞伽之今譯,然現代學者大多反對此一說法。相傳楞伽山乃釋迦牟尼佛宣講《楞伽經》之處。據《入楞伽經》卷一《請佛品》所載,此山系由眾寶性所成,諸寶間錯,猶如百千日共照耀金山。山中有無量花園香樹,微風吹拂,枝葉搖曳,百千妙香一時流布,百千妙香一時俱發。重巖屈曲,處處仙境,無禪宗三經數眾寶共成靈堂、龕窟,內外明徹,不能復現日月之暉,此山乃古昔諸仙賢圣得道人化之處。阿跋多羅,意為八。即釋迦牟尼佛入楞伽山說寶經,因此,所說經名為《楞伽阿跋多羅寶經》。但向來解釋阿跋多羅為無上、阿跋多羅為無上寶,這種解釋皆是贊美于佛所說之法的稱贊辭。二內容提示本經除為法相宗所依“六經”之一外,禪宗初期亦奉為宗經、其內容除序文說明其產生的原由,宣說離言自性的法門外,其主要內容有:(1)闡述“三界唯心”學說,認為一切法都“自心所見”、“自心所現”,是“自內證”;(2)說明真妄的因緣;(3)辨明正邪的因果,說明去妄歸真的旨意及五法(名、相、妄想、正智、如如)、三自性、八識、二無我(法無我、人無我)的道理,認為八識是阿賴耶識海生起的波浪,阿賴耶識是“原因”和“根本識”,它是無始以來的本性。阿賴耶識也就是如來藏;(4)明法身之常住,以示生死涅槃之平等;(5)示藏心自性,以明真妄、生滅、平等之相;(6)廣說六度,指出自信之妙;(7)廣決眾疑;(8)指出戒性以彰眾生與佛平等之理。全經以離名絕相的第一義為宗,以妄想無性為旨趣,以五法、三自性、八識、二無我為教相,自覺圣智為體,以斥小辨邪為用,為大乘瑜伽學派的學說奠定了理論基礎。經中還提到如來的異名有梵、毗婆努、自在天、因陀羅等,但給予了不同的解釋,可見受到印度教的影響。2楞伽阿跋多羅寶經三本經之傳譯及對中國佛教之影響從上述內容大意可以得知,本經宣說世界萬有皆由心所造,人們認識作用之對象不在外界而在內心,系結合如來藏思想與阿賴耶識思想,為代表印度中期大乘佛教之經典,與《解深蜜經》同為論述唯識思想的重要經典之一。據考證此經的梵文原本,系出現于笈多王朝時期,一般認為在無著菩薩以后,其成立年代約于公元四百年前后。全經一再強調,迷的根源乃在于無始以來之習氣及未能了知諸法乃自心之顯現,故若能徹悟意識之本性,舍離能取、所取之對立,則可臻于無所分別之世界。它與偏重于信仰且具有濃厚文學色彩的的初期大乘經典不同,而是偏重于理論的研究和哲學的說明。本經現存之梵本系尼泊爾所傳,日本學者南條支雄、河口慧海等人,于1923年將之校正出版?!独阗そ洝烦霈F后,很快就傳人了中國。最早的譯本是南朝宋元嘉二十年(443)求那跋陀羅的譯本,即《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四卷。以后,還有北魏菩提流支的譯本《人楞伽經》十卷,唐代實叉難陀的譯本《大乘入楞伽經》七卷。雖然實叉難陀的譯本與梵文本比較接近,但因求那跋陀羅的譯本能表現此經的原始形態度,故流傳最廣。三種釋本皆收在《大正藏》第十六冊中,本經除漢譯外,另有藏文譯本與日文譯本。藏譯本有兩種,第一種與梵文原本完全一致,第二種則為漢譯之重譯本?!独阗そ洝穼χ袊鸾逃绊戭H大。于三種譯本中,四卷本《楞伽經》為菩提達摩所囑付慧可者,并云:“我觀漢地,唯有此經,仁者依行,自得度世?!钡劭蓪Υ私洝皩8窖岳怼?,進行了自由的闡發。禪宗三經慧可門徒更持此經,游行村落,不人都邑,行頭陀行。他們主張“專唯念慧,不在話言”,實行以“忘食、忘念,無得正觀”為宗旨的禪法,逐漸形成了獨特的一種派別,被稱之為楞伽師,并成為以后禪宗的先驅者,古來特為禪宗所重。據《續高僧傳·法沖傳》載、四卷《楞伽》之講述,可分為二支,一為僧粲以下諸師,依南天竺一乘宗講述之。一為縣遷諸師,依無著之《攝大乘論》而講述之。然于南北朝時代,本經尚未有普遍之研究。至唐代,則隨禪宗之發達,本經亦隨之備受重視,故于當時有所謂“楞伽師”、“楞伽宗”之出現。另自玄顧《楞伽人法志》、諍覺之《楞伽師資記》等書之撰述,亦可觀出當時以本經作為傳持依據之風氣,直至神會等人提出以般若主義取代《楞伽》之主張,始漸產生重視《金剛經》之風潮。本經除對禪宗影響甚深外,因經中采用甚多佛教諸學派之學說,并從諸派之學說來敘述宗教上之體驗。其與佛教思想有關連且為較重要者為:(1)結合如來藏與阿賴耶識思想,而為“中國佛教的哲學大綱”之《大乘紀信論》思想之先驅;(2)將禪分為愚夫所行禪、觀察義禪、攀緣如禪、如來禪等四種,此為禪宗史上頗值得注意之資料;(3)對后期之唯識學,尤其是護法之唯識,其影響甚大。本經之注疏極多,較為重要者有:菩提流支《人楞伽經疏》五卷。新羅元曉《楞伽經疏》七卷、隋代縣遷《楞伽經疏》六卷、唐代智嚴《楞伽經注》五卷(僅存卷二、卷五殘本)、法藏《人楞伽經心玄義》一卷、宋代善月《楞伽經通義》六卷、正受《楞伽經集注》四卷、寶臣《大乘入楞伽經注》十卷,楊彥國《楞伽經纂》四卷、明代德清《觀楞伽經記》八卷及《楞伽經補遺》一卷、智旭《楞伽經玄義》一卷及《楞伽經注釋》九卷、通潤《楞伽合轍》八卷、宗莎《楞伽經注釋》八卷、廣莫《楞伽經參訂疏》八卷、焦竑《楞伽經精解評林》一卷等。藏文大藏經中有《圣人楞仙經注》。凈···試讀結束···...
2023-02-20
-
《禪宗三經》李英武注|(epub+azw3+mobi+pdf)電子書下載
圖書名稱:《禪宗三經》【作者】李英武注【叢書名】佛典叢書【頁數】390【出版社】成都:巴蜀書社,2001.06【ISBN號】7-80659-248-2【價格】25.00【分類】禪宗-通俗讀物【參考文獻】李英武注.禪宗三經.成都:巴蜀書社,2001.06.圖書目錄:《禪宗三經》內容提要:本書收《楞伽阿跋多羅寶經》、《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維摩詰所說經》三部佛教禪宗的的經典?!抖U宗三經》內容試讀號阿跋多羅寶經楞伽阿跋多羅寶經一經煙釋義楞伽,梵名Laka,巴利名相同。是山名,亦是城名。意譯難往、可畏、險絕。據說此山城原為夜叉王所踞,在此啖食生靈,無路可通,無神通者不可住,大約是其名之來由吧。據《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一所載,此山位于南海之濱?!痘墼芬袅x》卷下亦謂其位于南天竺南界之海岸?!洞筇莆饔蛴洝肪硎慌c《續高僧傳》卷四均謂楞伽山系位于錫蘭之山名;《巴利文大史》則以楞伽為錫蘭之別名,亦有人稱錫蘭現名斯里蘭卡,其蘭卡即為楞伽之今譯,然現代學者大多反對此一說法。相傳楞伽山乃釋加牟尼佛宜講《楞你經》之處。據《入楞伽經》卷一《請佛品》所載,此山系由眾寶性所成,諸寶間錯,猶如百千日共照耀金山。山中有無量花園香樹,微風吹拂,枝葉搖曳,百千妙香一時流布,百千妙香一時俱發。重巖屈曲,處處仙境,無數眾寶共成靈堂、龕窟,內外明徹,不能復現日月之暉,此山乃古昔諸仙賢圣得道人化之處。阿跋多羅,意為人。即釋加牟尼佛入楞伽山說寶經,因此,所說經名為《楞伽阿跋多羅寶經》。但向來解釋阿跋多羅為無上,阿跋多羅為無上寶,這種解釋皆是贊美于佛所說之法的稱資辭。佛典叢書·禪宗三經二內容提示本經除為法相宗所依“六經”之一外,禪宗初期亦奉為宗經,其內容除序文說明其產生的原由,宣說離言自性的法門外,其主要內容有:(1)闡述“三界唯心”學說。認為一切法都“自心所見”、“自心所現”,是“自內證”;(2)說明真妄的因緣;(3)辨明正邪的因果,說明去妄歸真的旨意及五法(名、相、妄想、正智、如如)、三自性、八識、二無我(法無我、人無我)的道理。認為八識是阿賴耶識海生起的波浪,阿賴耶識是“原因”和“根本識”,它是無始以來的本性。阿賴耶識也就是如來藏;(4)明法身之常住,以示生死涅架之平等;(5)示藏心自性,以明真妄、生滅、平等之相;(6)廣說六度,指出自信之妙;(7)廣決眾疑;(8)指出戒性以彰眾生與佛平等之理。全經以離名絕相的第一義為宗,以妄想無性為旨趣,以五法、三自性、八識、二無我為教相,自覺圣智為體,以斥小辨邪為用,為大乘瑜伽學派的學說奠定了理論基礎。經中還提到如來的異名有梵、毗婆努、自在天、因陀羅等,但給予了不同的解釋,可見受到印度教的影響。三本經之傳譯及對中國佛紋之形響從上述內容大意可以得知,本經宜說世界萬有皆由心所造,楞伽阿碳多羅寶經人們認識作用之對象不在外界而在內心,系結合如來藏思想與阿賴耶識思想,為代表印度中期大乘佛教之經典,與《解深蜜經》同為論述唯識思想的重要經典之一。據考證此經的梵文原本,系出現于笈多王朝時期,一般認為在無著菩薩以后,其成立年代約于公元四百年前后。全經一再強調,迷的根源乃在于無始以來之習氣及未能了知諸法乃自心之顯現,故若能徹悟意識之本性,舍離能取、所取之對立,則可臻于無所分別之世界。它與偏重于信仰且具有濃厚文學色彩的的初期大乘經典不同,而是偏重于理論的研究和哲學的說明。本經現存之梵本系尼泊爾所傳,日本學者南條支雄、河口慧海等人,于1923年將之校正出版?!独阗そ洝烦霈F后,很快就傳人了中國。最早的譯本是南朝宋元嘉二十年(443)求那跋陀羅的譯本,即《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四卷。以后,還有北魏菩提流支的譯本《入楞伽經》十卷,唐代實叉難陀的譯本《大乘入楞伽經》七卷。雖然實叉難陀的譯本與梵文本比較接近,但因求那跋陀羅的譯本能表現此經的原始形態度,故流傳最廣。三種釋本,皆收在《大正藏》第十六冊中,本經除漢譯外,另有藏文譯本與日文譯本。裁譯本有兩種,第一種與梵文原本完全一致,第二種測為漢譯之重譯本?!独阗そ洝穼χ袊鸾逃绊戭H大。于三種譯本中,四卷本《楞伽經》為菩提達摩所囑付慧可者,并云:“我觀漢地,唯有此經,仁者依行,自得度世?!钡劭蓪Υ私洝皩8窖岳怼?,進行了自由的闡發?;劭砷T徒更持此經,游行村落,不人都邑,行頭陀行。他們主張“專唯念慧,不在話言”,實行以“忘食、忘念,無得正觀”為宗旨的禪法,逐漸形成了獨特的一種派別,被稱之為楞枷師,并成為以后禪宗的先驅者,古來特為禪宗所重。據《續高僧傳·法沖傳》載,四卷《楞伽》之講述,可分為AA6636664464348佛典叢書·禪宗三經·二支,一為僧粲以下諸師,依南天竺一乘宗講述之。一為縣遷諸師,依無著之《攝大乘論》而講述之。然于南北朝時代,本經尚未有普遍之研究。至唐代,則隨禪宗之發達,本經亦隨之備受重視,故于當時有所謂“楞伽師”、“楞伽宗”之出現。另自玄顏《楞伽人法志》、諍覺之《楞伽師資記》等書之撰述,亦可觀出當時以本經作為傳持依據之風氣,直至神會等人提出以般若主義取代《楞伽》之主張,始漸產生重視《金剛經》之風潮。本經除對禪宗影響甚深外,因經中采用甚多佛教諸學派之學說,并從諸派之學說來敘述宗教上之體驗。其與佛教思想有關連且為較重要者為:(1)結合如來藏與阿賴耶識思想,而為“中國佛教的哲學大綱”之《大乘紀信論》思想之先驅;(2)將禪分為愚夫所行禪、觀察義禪、攀緣如禪、如來禪等四種,此為禪宗史上頗值得注意之資料。(3)對后期之唯識學,尤其是護法之唯識,其影響甚大。本經之注疏極多,較為重要者有:菩提流支《入楞伽經疏》五卷。新羅元曉《楞伽經疏》七卷、隋代曇遷《楞伽經疏》六卷、唐代智嚴《楞伽經注》五卷(僅存卷二、卷五殘本)、法藏《人楞伽經心玄義》一卷、宋代善月《楞伽經通義》六卷、正受《楞伽經集注》四卷、寶臣《大乘人楞伽經注》十卷,楊彥國《楞伽經纂》四卷、明代德清《觀楞伽經記》八卷及《楞伽經補遺》一卷、智旭《楞伽經玄義》一卷《楞伽經注釋》九卷、通潤《楞伽合轍》八卷、宗莎《楞伽經注釋》八卷、廣莫《楞伽經參訂疏》八卷、焦竑《楞伽經精解評林》一卷等。藏文大藏經中有《圣人楞你經注》。凈影慧遠大師之《大乘章義》則為本經之重要研究者。cccccmea888468464646楞阿碳多羅寶經四品題兌明漢譯《楞你經》三種,只有此經于品題只有《一切佛語心品》一品,魏譯有十八品、唐譯有十品,而每品均有別題,特對比如下:七卷本實叉難陀譯(一O)偈頌品(六一七)(一)羅婆那王勸請品(一)梵本(二)集一切法品(一)(1)Ravaadhyeaua同(一—一二)(2)Sattrimatahara(三)無常品(四)arvadharmaamuccaya同(四)arvadharmaamuccaya同(四)(3)Aityata同(五)Aityata同(五)Aityata(四)現證品(五)Aityata(五)如來常無常品(五)Aityata(六)剎那品(五)(4)Ahiamaya同(五)(5)Tathagataityaitya-同(五)raaga同(五)(6)Kaika(七)變化品Kaika(八)斷食肉品(六)(九)陀羅尼品(六)Kaika···試讀結束···...
2023-02-20
-
搭訕大師TV-2021魅力系統私教課『包含:魅力原理+約會高手+長期關係+高階社交+偷心聊法』|百度網盤下載
01-2021魅力系統私教課『包含:魅力原理+約會高手+長期關係+高階社交+偷心聊法』02-2021《紅丸會員1.0/3.0-人生法則-社交光譜-女性分類》03-2021偷心聊法1.0+2.0進階篇+實戰篇原價199《搭訕大師TV-2021魅力系統私教課『包含:魅力原理+約會高手+長期關係+高階社交+偷心聊法』》...
2023-02-07
-
chris柯里斯 《紅丸會員4.0 自由藍圖》 成為精神自由的紅丸男|百度網盤下載
chri柯里斯《紅丸會員4.0自由藍圖》已上線,更新中成為精神自由的紅丸男...
2023-02-07
-
《快速成型及真空注型技術與應用》王永信主編|(epub+azw3+mobi+pdf)電子書下載
圖書名稱:《快速成型及真空注型技術與應用》【作者】王永信主編【叢書名】3D打印機快速制造系列教材【頁數】235【出版社】西安: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2014.09【ISBN號】978-7-5605-6336-7【價格】46.00【分類】快速成型技術【參考文獻】王永信主編.快速成型及真空注型技術與應用.西安: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2014.09.圖書封面:圖書目錄:《快速成型及真空注型技術與應用》內容提要:本書由兩部分組成,第一篇快速成型技術與應用;第二篇真空注型后處理技術與應用??焖俪尚图夹g集成了CAD技術、數控技術、激光技術和材料技術等現代科技成果,是先進制造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真空注型技術主要特點可以快速制作樣件,進行新產品評估、鑒定、測試,從而優化零件的設計、縮短測試樣件的制造周期,廣泛應用在新產品概念設計、產品設計審定、零件工程測試、零件整體配合及評估、產品的功能測試與結構分析、產品樣品(首板)制作、產品的市場推廣、生產的可行性研究等研發制造領域?!犊焖俪尚图罢婵?em>注型技術與應用》內容試讀第1章快速成型技術及原理1.1推廣快速成型技術的意義在新產品的開發過程中,經常需要對所設計的零件或整個系統在投人大量資金組織加工或裝配之前,制作一個樣品或原型。這樣做主要是因為生產成本昂貴,而且模具的生產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準備。因此,在準備制造和銷售一個復雜的產品系統之前,快速成型制作的原型可以用于對產品設計進行評價、修改和功能驗證。一個產品的典型開發過程是從前一代的原型中發現錯誤或從進一步研究中發現更有效和更好的設計方案,而一件原型的生產極其費時,模具的準備需要幾個月,一個復雜的零件用傳統方法加工更是困難。例如,我國是一個家電消費大國,近年來引進成套技術和生產線,使我國擁有了一定的生產能力,但由于沒有新產品的開發能力,使我國在產品更新換代中,每每落后。新產品的開發能力,不僅在于一個性能優良的產品設計,而更取決于將一個好產品迅速推向市場這一過程中的試制能力,即快速制造的能力。與家電一樣,汽車工業發展的關鍵在于工模具的快速制造能力。國外擁有CAD、RPamM(快速成型制造)等先進開發手段,機電產品開發周期一般為3一6個月,而我國現有的技術條件,則需24個月。RPamM技術在我國的開發與產業化、工程化應用,將以高新技術更新我國傳統的制造業,給汽車工業、家電工業等制造業帶來快速開發能力,促進這些支柱產業快速的發展??焖俪尚?raidrototyig)技術是20世紀80年代末及90年代初在美國形成的高新制造技術,其重要意義可與數控技術(CNC)相比,是直接根據CAD模型快速生產樣件或零件的成組技術總稱。它集成了CAD技術、數控技術、激光技術和材料技術等現代科技成果,是先進制造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傳統制造方法不同,快速成型從零件的CAD幾何模型出發,通過軟件分層離散和數控成型系統,用激光束或其它方法將材料堆積而形成實體零件。由于它是把復雜的三維制造轉化為一系列二維制造的疊加,因而可以在不用模具和工裝的條件下生成幾乎任意復雜的零部件,極大地提高了生產效率和制造柔性。目前國際上對此技術的稱謂有數種,如快速成型制造(raidrototyig),薄層制造(layermaufacturig)、立體印制技術(tereolithograhyaatatu)、三維·2·快速成型及真空注型技術與應用打印(3Dritig)以及直接CAD制造技術(directCADmaufacturig)等。目前商業化的主要成形工藝有立體光刻法(SL,tereolithograhy)、疊層制造法(LOM,lamiatedojectmaufacturig)、選擇性激光燒結法(SLS,electivelaeriterig)、熔融沉積法(FDM,fueddeoitiomodelig)、掩模固化法(SGC,olidgroudcurig)、三維印刷法(TDP,threedimeioalritig)、噴粒法(BPM,alliticarticlemaufacturig)等??焖俪尚椭圃旒夹g采用材料累加的新成型原理,直接由CAD數據制成三維實體模型。這一技術不需要傳統的刀具、機床、夾具,便可快速而精密地制造出任意復雜形狀的零件模型。RP模型可用于設計評估和性能試驗,也可以快速地進一步翻制成模具,使企業形成小批量生產能力。用RPamM技術制造模型,可使成本下降為數控加工的1/3一1/5,周期縮短為1/5一1/10。RP8M是一個由三維CAD(或三維數模)→模型→模具→批量生產的高效率集成制造技術,能極大地提高企業新產品開發能力和市場競爭力。RPamM在美國、日本、歐洲已廣泛應用于汽車、電子電器、航空航天、造船、醫療衛生等工業領域。全世界RP成型機銷售量已達3000多臺,已形成一個新產業。主要供應商為美國3DSYSTEMS、日本CMET、德國的EOS等公司。在美國,不僅大企業(如三大汽車公司、麥道、波音等)采用了RPamM技術,而且全國已建立了200多家專業小公司,以RPamM技術為廣大中小企業的產品開發服務。統計資料表明,近三年來,RP8M的市場營銷以59%的速度遞增,在研究和應用方面,開始由RP轉向RT(快速工模具制造raidtoolig)。關于RPamM的研究與開發,我國在快速成型制造方面開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國家“九五”計劃、“十五”計劃,均有“激光快速成型制造研究開發”重點科技攻關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863項目也在快速成型制造的CAD建模、分層數據處理、設備與工藝、材料合成與制備等方面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有很好的研究基礎,并已實現成果產業化,建設有快速制造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快速成型制造技術工程研究中心,國家科技部快速成型生產力促進中心,國家科技部快速成型制造網絡信息中心。目前制造出了其工業化樣機,價格遠低于國外設備,為這一技術的應用和設備的產業化打下了良好基礎。建成國家級西北RPamM生產力促進中心,并在蘇州、沈陽、上海、深圳、重慶、寧波、廣西、河南、新疆、濰坊等地合作組建一批RPamM技術服務中心。在此基礎上又研發出利用固體激光器的SPS系列激光快速成型機,大大提高了加工速度,目前SPS型固體激光快速成型機將加工效率提高到LPS氣體激光快速成型機效率的3一5倍,每小時生產零件重量最大可達100g,平均40g/h。第1章快速成型技術及原理·3·快速成型技術的優點:1.快速成型是一種使設計概念可視化的重要手段,計算機輔助設計的零件模型可以在很短時間內被加工出來,從而可以很快地對設計結果進行評估驗證。2.由于它是將復雜的三維型體轉化為二維截面來解決的,因此,它能制造任意復雜形體的高精度零件,而無需任何工裝模具。3.快速成型是一種重要的先進制造技術,當采用適當的材料時,原型可以被用在后續生產操作中以獲得最終產品。4.快速成型技術可以應用于模具制造和精密鑄造,可以快速、經濟地獲得模具。產品制造過程幾乎與零件的復雜性無關,可實現自由制造(free-formfarica-tio),這是傳統制造方法無法比擬的。1.2快速成型的基本原理基于材料累加原理的快速成型技術實際上是一層一層地離散制造零件。為了形象化這種操作可以想象為:長城是由一層磚一層磚,層層累積而成的??焖俪尚陀泻芏喾N工藝方法,但所有的快速成型工藝方法都是一層一層地制造零件,區別是制造每一層的方法和材料不同而已??焖俪尚偷囊话愎に囘^程原理如下:1.三維模型的構造在三維CAD設計軟件(如Pro/E、UG、CATIA、SolidWork、.SolidEdge、CAXA、AutoCAD等)中獲得描述該零件的CAD文件,如圖1-1所示的三維零件,再輸出格式為STL的數據模型(輸出方法后面介紹)?!D1-1零件的三維模型·4快速成型及真空注型技術與應用2.三維模型的面型化處理目前一般快速成型支持的文件輸人格式為STL模型,即通過專用的分層程序將三維實體模型分層,也就是對實體進行近似處理,即所謂面型化(teallatio)處理,是用平面近似模型表面分層。如圖1-2所示,分層切片是在選定了制作(堆積)方向后,對CAD模型進行二維離散,獲取每一薄層的截面輪廓信息。這樣處理的優點是大大地簡化了CAD模型的數據信息,更便于后續的分層制作。由于它在數據處理上比較簡單,而且與CAD系統無關,所以STL數據模型很快發展為快速成型制造領域中CAD系統與快速成型機之間數據交換的標準格式。圖1-2零件被分層離散面型化處理,是通過一簇平行平面,沿制作方向將CAD模型相切,所得到的截面交線就是薄層的輪廓信息,而填充信息是通過一些判別準則來獲取的。平行平面之間的距離就是分層的厚度,也就是成型時堆積的單層厚度?!霸谶@一過程中,由于分層破壞了切片方向CAD模型表面的連續性,不可避免地丟失了模型的一些信息,導致零件尺寸及形狀誤差的產生,所以切片分層的厚度直接影響零件的表面粗糙度和整個零件的型面精度。分層切片后所獲得的每一層信息就是該層片上下輪廓信息及填充信息,而輪廓信息由于是用平面與CAD模型的STL文件(面型化后的CAD模型)求交獲得的,所以,分層后所得到的模型輪廓線已經是近似的,而層層之間的輪廓信息已經丟失,層厚度越大,丟失的信息多,導致在成型過程中產生的型面誤差越大。綜上所述,為提高零件精度,應該考慮更小的切片層厚度。以Pro/E為例,在制作完成如圖1-3所示的模型以后,在文件下拉菜單中,選取保存副本,如圖1-4所示的保存副本對話框,選取后綴.t1格式,確定后,顯示如圖1-5所示的輸出STL對話框,將弦高度和角度控制值盡可能取小,輸出效果好。點擊確定,STL文件即生成。模型顯示如圖1-6所示。第1章快速成型技術及原理·5·圖1-3Pro/E建造模型離保存洲本氏輸出T刊度找?roe2003習國回目■坐標系?gg.rtxlaggai.rt上缺省xiao.rt?x1m111.rt格式?!鮴uz,rt⊙二進制CASCII?y零件(體,rt)?yuIGES(.1g)區允許鎖值z出ET(k,et)z出DA(*vda)偏差控制0中性(*.eu)STEP(*t)弦高度:0.009500工PATRAN(米,tr)zCoo3(*.tr】角度控制:0.000000回zCATIA到/從文件(體.ct)模型名CATIA面(體,cat)文件名新名創始人(.1v】zj類型零件(偉.rt)確定取消確定應用取消圖1-4保存副本對話框圖1-5輸出STL對話框圖1-6顯示STL模型6快速成型及真空注型技術與應用3.層截面的制造與累加根據切片處理的截面輪廓,單獨分析處理每一層的輪廓信息。面是由一條條線構成的,編譯一系列后續數控指令,掃描線成面。為快速原型機器提供關于零件制造的詳細資料。如圖1-7所示,顯示了在熔積成型中一個截面噴頭的工作路徑。在計算機控制下,快速成型系統中的成型頭(激光掃描頭、噴頭、切割刀等)在x-y平面內自動按截面輪廓進行層制造(如激光固化樹脂、燒結粉末材料、噴射粘接劑、切割紙材等),得到一層層截面。每層截面成型后,下一層材料被送至已成型的層面上,進行后一層的成型,并與前一層相粘接,從而一層層的截面累加疊合在一起,形成三維零件。成型后的零件原型一般要經過打磨、涂掛或高溫燒結處理(不同的工藝方法處理工藝也不同),進一步提高其強度。圖1-7截面加工的擠壓路徑1.3快速成型技術的應用目前快速成型技術能夠快速制作樣件,進行新產品評估、鑒定、優化設計,避免設計中的失誤和缺陷。通過樣件實際測試、優化零件的設計,縮短測試樣件的制造周期,增加樣件的測試項目,縮短零件的設計周期,縮短新產品的開發周期等。該技術被廣泛應用在新產品概念設計、產品設計審定、零件工程測試、零件整體配合及評估、產品的功能測試與結構分析、產品樣品(首板)制作、產品的市場推廣、生產的可行性研究等制造領域,也可以為硅膠模、金屬噴涂模等快速經濟制模技術提供母件。RP技術是機械工程,CAD、數控技術、激光技術以及材料科學的技術集成,···試讀結束···...
2023-02-06
-
《國學經典選注》劉少坤,王立娟,董方旭主編|(epub+azw3+mobi+pdf)電子書下載
圖書名稱:《國學經典選注》【作者】劉少坤,王立娟,董方旭主編【頁數】416【出版社】北京: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19.06【ISBN號】978-7-5682-7155-4【價格】40.00【分類】國學-高等學校-教材【參考文獻】劉少坤,王立娟,董方旭主編.國學經典選注.北京: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19.06.圖書封面:圖書目錄:《國學經典選注》內容提要:新時期,如何提高大學生的文化素養,培養高尚的情操,塑造健全的人格,是擺在教師面前最為重要且緊迫的課題。本書按照“經史子集”四大模塊進行編寫,選注國學經典,力圖系統而全面的勾勒國學之基本內容。在編寫過程中,努力堅持三大原則:①正本清源,扭轉當今“國學熱”中的錯誤傾向,選取有利于當代社會安定、適合社會發展之優秀元素,進而為“新國民精神”“新文化傳統”的形成添磚加瓦。②打破現在文、史、哲各自為政的現狀,析出“經史子集”中最最核心、最最精華的部分,讓每一節課都變成一部經典的小講座。③努力做一個經典“導讀者”,吸引更多的人回歸文本,閱讀更多傳統國學經典,潛移默化,進而內化成他們的思想,最終逐漸影響整個社會。本書可作為高等學校通識通選課的教材,亦可作為中國古代歷史、中國古代哲學、中國古代文學等相關專業的教材?!秶鴮W經典選注》內容試讀緒論國學是在中國五千年文明基礎上日漸形成的獨具中華民族特色的一門學問,是傳統文化的聚合,有著特殊而重要的文化價值。故“五四”以來,眾多學者一直在想方設法闡釋并設計國學在新時期的發展問題。然而,近幾十年來,在具體執行過程中,國學的發展已面臨諸多問題。一方面,學術界把國學放在高高在上的位置,成為少數人研究的對象,而幾乎不接地氣,這樣做的結果無異于將其束之高閣。另一方面,人民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促成了所謂的“國學產業熱”,但所傳授之國學有許多糟粕,如所謂的“女德”教育等,已經遠遠偏離國學的基本要義。因此,正本清源,全面、系統地闡述國學之基本要義,成為現階段亟須解決的問題。本書即以傳統的“經”“史”“子”“集”為核心,以總結性的鴻著《四庫全書》的框架體系為基本框架,以歷代國學大師的論著為支撐而設計,從而構建出一部內容完善、條目清晰、資料翔實、兼具知識性與思想性的國學教材,冀望對新時代之大學生,乃至整個民族有所裨益。同時我們也要注意到:作為中華兒女,我們為擁有數千年的文化積累而驕傲。但由于社會的日益發展,從原始社會到奴隸社會,到封建社會,再到今天的社會主義社會,我國古代的文化有許多不適應今天社會發展需要的元素。因此,我們在詮釋乃至弘揚“國學”之時,必須有意識地剔除其中不適應社會發展的元素以及其中的糟粕。國學基本內涵何謂國學?這是橫豆在所有讀者面前需要解決的第一個問題。國學,又稱“漢1」緒論費羅學”或“中國學”,是以先秦典籍及諸子百家學說為根基,以儒家思想為主體,涵蓋經、史、子、集四大模塊所建構起來的一整套龐大的文化學術思想體系。國學是中華民族國家軟實力的基石,為我國學術思想的主流,亦為民族文化的精髓,正在被眾多的海外學者所熟識和廣泛應用?!靶挛幕\動”開始之后,胡適、章太炎等人提出“整理國故”的口號,主張“研究問題、輸人學理、整理國故、再造文明”,力圖從中國傳統文化中找到中西文明的有機結合點,為中國的新生尋找出路。1934年,章太炎在蘇州創辦章氏國學講習會,整理出版了《國故論衡》《國學概論》《章太炎國學演講錄》等書,在當時形成了很大影響。章太炎所謂國學分為“小學”“經學”“史學”“諸子”“文學”五部分,即把《四庫全書總目》中的“小學類”從“經部”中分離出來,由此可以看出他對國學范圍的界定。此外,胡適、顧頡剛、錢穆等人也有關于“國學”“國故”“國粹”的諸多論述。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弘揚傳統文化”和“傳承國學”等口號之響起,人們日漸對國學產生熱情,國學在海內外得到關注與熱捧。從縱向來說,國學既包含兩漢經學、魏晉玄學、隋唐經學、宋明理學、明清樸學和同時期的歷史學、諸子學,也包含先秦詩賦、漢賦、六朝駢文、唐宋詩詞、元曲等文學經典,形成一套完整的“中國傳統思想文化學術”。從橫向來說,按照傳統分類,它包含“經”“史”“子”“集”四大部分。經,即經學,是從漢儒以來日漸確立的以儒學為核心的儒家經典。漢代,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開始設立五經博士。而唐代則設立十三經,并為之作注,自此,經學體系已經完備。到了清代,《四庫全書》經部就收錄了經學著作1773部、20427卷。經部包括易類、書類、詩類、禮類、春秋類、孝經類、五經總義類、四書類、樂類、小學類等10個大類,其中禮類又分周禮、儀禮、禮記、三禮總義、通禮、雜禮書6屬,小學類又分訓詁、字書、韻書3屬。經學中蘊藏著豐富而深刻的社會政治思想,保存了大量珍貴的史料,是儒家學說的核心,也是中國古代政治思想的核心?!笆贰?,即歷史著作,是古代士大夫希望通過對歷史的認知,從歷史中得到經驗而創作的歷史書籍。我們通常所謂的二十四史,是“史”部的核心內容,而在史部發展過程中,一些重要的史學思想著作如《史通》《通典》等,亦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史部包括正史類、編年類、紀事本末類、雜史類、別史類、詔令奏議類、傳記類史鈔類、載記類、時令類、地理類、職官類、政書類、目錄類、史評類等15個大類,其中,詔令奏議類又分詔令、奏議2屬,傳記類又分圣賢、名人、總錄、雜錄、別錄5屬,地理類又分宮殿疏、總志、都會郡縣、河渠、邊防、山川、古跡、雜記、游記、外記10國學經典選注【2屬,職官類又分官制、官箴2屬,政書類又分通制、典禮、邦計、軍政、法令、考工6屬,目錄類又分經籍、金石2屬。史學著作是為知得失而作,因此在古代社會中亦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白印?,即中國古代能夠自成一家之言的百家學說。子部包括儒家類、兵家類、法家類、農家類、醫家類、天文算法類、術數類、藝術類、譜錄類、雜家類、類書類、小說家類、釋家類、道家類14大類,其中天文算法類又分推步、算書2屬,術數類又分數學、占侯、相宅相墓、占卜、命書相書、陰陽五行、雜技術7屬,藝術類又分書畫、琴譜、篆刻、雜技4屬,譜錄類又分器物、食譜、草木鳥獸蟲魚3屬,雜家類又分雜學、雜考、雜說、雜品、雜纂、雜編6屬,小說家類又分雜事、異聞、瑣語3屬。諸子百家代表著中國古代某個階段的多元思想,其辯證的思維對于古人來說非常寶貴“集”,即文學作品,是由中國古代詩、文、詞、曲等匯集而成的文學大觀。集部包括楚辭、別集、總集、詩文評、詞曲等5個大類,其中詞曲類又分詞集、詞選、詞話、詞譜詞韻、南北曲5屬。集部作為中國古代文人在從政之余所作,不僅僅是美文那么簡單,更多的是圍繞著帝王將相之道而作,而詞曲乃屬小道。文體有高下,故古人所言不能盡信也,讀者亦當在欣賞閱讀過程中有所警覺。值得注意的是,經學必須是儒家經典,而“儒分八家”,一些影響較小的著作,《四庫全書總目》并未列入。因此,子部亦有“儒家”一家之言。而我們現在認為的“小說類”(不含明清章回體小說),卻劃在了子部。當然,這里的“小說部”與今天我們理解的“小說”有一定差異。除了章回小說之外,以上門類基本上包括了中國古代社會上流布的各種圖書。國學精神從總體上來看,中國傳統哲學極為復雜,但利用歸納思維的方法進行分類,我國傳統文化精神可以概括為“天人合一”“厚德載物”“貴中倡和”“剛健有為”四種?!疤烊撕弦弧备嗟氖撬伎既伺c宇宙、人與自然的關系;“厚德載物”則觀照人與社會之間的關系;“貴中倡和”思考的是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剛健有為”思考的是人自身的發展問題。一、天人合一“天人合一”即講究人與宇宙、人與自然要“合一”,這個思想雖然充斥著一些讖緯的東西,但比我們現在所言的“和諧”要更高一層?!昂椭C”只是強調不沖突、3|緒論不矛盾,二者要和平共處,而“合一”則強調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二者融為一體?!疤烊撕弦弧钡乃枷朐杏谖覈糯幕?。老子《道德經》中談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崩献佑盅裕骸叭朔ǖ?,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边@里的“法”就是遵從、順從、依照之意。老子認為,人做事要順應天地自然,順應宇宙之間存在的客觀規律?!肚f子·達生》中有言:“天地者,萬物之父母也?!薄兑捉洝诽岢觥叭拧?,將天、地、人并列,認為天之道“始萬物”,地之道“生萬物”,人之道“成萬物”?!抖Y記·中庸》中說:“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認為人要發揚“誠”的德性。這些先秦經典中,存在著普遍的天人關系的論述。到了漢代,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在儒學基礎上,董仲舒將陰陽、五行學說合流并用,倡導“天人之際,合而為一”(《春秋繁露》),進一步構建了“天人合一”體系。他認為,宇宙自然是一個周密的整體,人則需要順勢而為,而不能逆天而行:人和自然在本質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應順乎自然規律,達到人與自然的和諧;并由此構建了中華傳統文化的最核心的要素之一,進而對人們的飲食、穿著、住宅、行路以及思想文化都進行了深刻滲透,最終形成了極具中國特色的中國傳統文化體系。但現實中存在很多尖銳的矛盾,比如老虎、獅子會吃掉水牛、羚羊等,而水牛羚羊又會破壞草地。于是聰明的古人發明了“陰陽五行”與《周易》辯證思維、相生相克的學說來解釋這些現象,并希望通過它來達到相對的“平衡”與“合一”。(一)陰陽五行陰陽五行學說是中國古代樸素的唯物論和自發的辯證法思想。我們的先人沒有把宇宙世界的誕生歸因于釋迦牟尼、耶穌,而是通過觀察客觀世界,把世界看成在陰陽二氣的推動下孳生、發展和變化的。陰陽五行學說認為,木、火、土、金、水五種最基本的物質是構成世界不可缺少的元素。這五種物質相互孳生、相互制約,處于不斷的運動變化之中。這種學說對后來的唯物主義哲學有著深遠的影響,是中國古人認識世界的方法,同時,也是古代天文學、氣象學、化學、算學、音樂和醫學等發展的基礎。陰陽可以互相轉化,同時二者又是相互依存的。就是說,陰與陽的每一個側面都以另一個側面作為自己存在的前提。沒有陰,陽就不能存在:沒有陽,陰也不能存在。正如沒有乾就沒有坤,沒有天也就沒有地一樣。陰陽互相依存,互相為用。陰陽依存是一個動態的過程,這一動態過程伴隨事物終身,決定事物發展的進程。國學經典選注【4克(二)五行相生、相克原理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天干地支與陰陽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陽天干:甲、丙、戊、庚、壬。陰天干:乙、丁、己、辛、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陽地支:子、寅、辰、午、申、戌。陰地支:丑、卯、已、未、酉、亥。(三)五行與干支相配原理金:庚、辛;金:申、酉。木:甲、乙;木:寅、卯。水:壬、癸;水:子、亥?;穑罕?、??;火:午、已。土:戊、己;土:戌、辰、未、丑(四)五行與起名人的思想是社會的產物,社會的意識形態無時不在人的頭腦里打上烙印。而5|緒論人的思想是與對自然、社會的認識緊密相關的。陰陽五行學說的盛行,使人們把一生中的榮辱禍福系于五行生克,所以在起名時,力求陰陽調和、剛柔相濟,認為這樣可以在一生中逢兇化吉、一帆風順。這大概就是千百年來,人們不斷以五行理論為根據來起名的緣故吧以五行理論命名始于秦漢時代。當時,主要是把商殷的干支命名法與五行觀點配合而命名。在周秦時代,人們除了有“名”外,還要取“字”,因此主要是以天干配五行,取出“名”和“字”來。如楚公子名壬夫,字子辛,即以水配金,則水生于金,剛柔相濟。到了宋代,以五行理論命名更為風行,然而,那時卻不重視八字的欠缺,只取五行相生之義來序輩。宋代應用五行相生命名法如下:木生火:父名屬木,則子名應屬火?;鹕粒焊该麑倩?,則子名應屬土。土生金:父名屬土,則子名應屬金。金生水:父名屬金,則子名應屬水。水生木:父名屬水,則子名應屬木。二、厚德載物厚德載物關注的是一個合格的人怎樣與社會相處的問題?!昂竦螺d物”出自《易經·坤卦·象辭》:“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币鉃槠返孪翊蟮匾粯訉拸V厚實,能容養萬物?!独献印罚骸吧仙迫羲?,水利萬物而不爭?!币馑际钦f,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一樣,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秶Z·晉語六》:“吾聞之,唯厚德者能受多福,無德而服者眾,必自傷也?!笨鬃拥摹叭柿x禮智信,溫良恭儉讓”,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即指厚德載物,雅量容人,以深厚的德澤育人利物。到了宋代張載,在《西銘》篇中把亞圣先師的思想總結為“民胞物與”,體現了我國古代知識分子的高明認知。提倡“厚德載物”有利于培養現代道德人格。儒家追求“厚德”的君子人格,集孝、悌、忠、義、禮、信、誠等諸多道德于一身,幾乎成為中國傳統道德的化身,這也為現代理想人格提供了理論模式?,F代理想人格依然寄托著人們的期待和追求。它要求人們具有廣博的愛心,樂善好施:要有道義感,見義勇為;要有道德操守,講誠信;要正確處理義利關系,見利思義;要有承擔責任與苦難的勇氣;等等。儒家所推崇的“孔顏樂處”就倡導人在道德實踐中體會真正的充實和富足。儒家思想國學經典選注【6···試讀結束···...
2023-02-03
-
《河洛精蘊注引》(清)江永撰;郭彧注引|(epub+azw3+mobi+pdf)電子書下載
圖書名稱:《河洛精蘊注引》【作者】(清)江永撰;郭彧注引【叢書名】周易研究經典叢書【頁數】318【出版社】北京:華齡出版社,2019.01【ISBN號】978-7-5169-1351-2【價格】68.00【分類】《周易》-研究-先秦哲學【參考文獻】(清)江永撰;郭彧注引.河洛精蘊注引.北京:華齡出版社,2019.01.圖書封面:圖書目錄:《河洛精蘊注引》內容提要:本書之前由中華書局出版,版權到期。河出圖,洛出書,圣人則之,河圖洛書被認為是《周易》思想的來源。本書追根溯源,對清代江永的《河洛精蘊》一書進行注釋和闡發,主要包括八各方面:一、言者尚其辭,二、動者尚其變,三、制器者尚其象。四、卜筮者尚其占。五、文化羅盤經。六、律呂聲音。七、河洛幾何。八、中醫脈候。全面闡述了周易的義理和文化應用?!逗勇寰N注引》內容試讀內篇河洛之精內篇河洛之精南宋朱熹與蔡元定病近世學者“涉于象數者又皆牽合附會,而或以為出于圣人心思智慮之所為”而著《易學啟蒙》四篇:本圖書第一、原卦畫第二、明著策第三和考變占第四。元明之際,《易學啟蒙》皆立于學官,遂有“不刊之書”美譽,甚至有質疑者亦不敢置喙于是書。清初樸學興起,黃宗炎、毛奇齡、胡渭等方始訾其舛誤。至康熙帝命大學士李光地編纂《御纂周易折中》收《易學啟蒙》于十九與二十卷中之后,形勢又有所回潮。江永此書撰于乾隆二十四年,前三卷“河洛之精”皆本《易學啟蒙》及《御纂周易折中·啟蒙附論》而發揮,間有個人發明處,亦不乏譏諷朱熹“不見造化之妙”“欲發明之而未昭晰者”“圖不能與書通,卦不能與數合”等言語。此則不但是對朱熹發難,更是對《御纂周易折中》的“大不敬”。后來乾隆四十五年開修《四庫全書》時,收錄了江永《同禮疑義舉要》七卷、《儀禮釋宮增注》一卷、《禮記訓義擇言》八卷、《深衣考誤》一卷、《禮書綱目》八十五卷、《儀禮釋例》一卷、《春秋地理考實》四卷、《群經補義》五卷、《鄉黨圖考》十卷、《律呂闡微》十卷、《古韻標準》四卷、《四聲切韻表》一卷、《考訂朱子世家》一卷、《近思錄集注》十四卷、《算學》八卷續一卷等書,卻單單不收其《河洛精蘊》,其原由可想而知。而江永于耄耋之年撰寫此書,更是有其身后之考慮。今天看來,朱熹的《易學啟蒙》周易研究經典叢書·1《河洛精蘊》注引亦有牽合附會之病,而江永大膽為之“補苴而張皇”之,的確是必要之舉?!逗勇寰N》卷之一凡論圖書卦畫之原,先天后天之理,蓍策變占之法,俱載此篇。是為河洛之精。河圖洛書000-000-000●8880河圖洛書原始漢孔安國云,河圖者,伏羲氏王天下,龍馬出河,遂則其文以畫八卦。洛書者,禹治水時,神龜負文而列于背,有數至九,禹遂因而第之以成九類。按,此孔氏《論語》注及《尚書·洪范傳》也?!渡袝房讉?,晉魏間人偽撰。然法洛書陳九疇,劉歆已言之。而《大戴禮·明堂篇》有二九四、七五三、六一八之文。鄭康成注云“法龜文也”,則亦以洛書為龜文也?;訛槲渫蹶惡榉毒女?,謂治天下之大法2周易研究經典叢書《河洛精蘊》注引切,而云圖書止以七九六八之數,別陰陽之老少,余可意會,無容穿鑿。則所得于圖書者,猶為膚淺。唯《御纂周易折中·啟蒙附論》云:“圖書為天地之文章,立卦生著為圣神之制作。萬理于是乎根本,萬法于是乎權輿,斷非人力私智之所能參,而世之紛紛撰擬,屑屑疑辨,皆可以熄?!贝藬嫡Z函蓋萬有,包絡群言。后之學者,正當于萬理根本萬法權輿之中,更為探賾索隱,微顯闡幽,以明天地之文章寫之而不盡,圣神之制作推之而無涯。邵子云:“圓者星也,歷紀之數,其肇于此乎?方者土也,畫州井地之法,其仿于此乎?蓋圓者河圖之數,方者洛書之文。故羲、文因之而造《易》,禹、箕敘之而作《范》?!卑创艘粭l,未足以見圖書之妙也。圖不必圓,亦可為方。書不必方,亦可為圓。歷紀之數,其一隅耳。畫州井地之法,其粗跡耳。蓋邵子之學,專意于六十四卦圓圖,而圖書猶其所略也。按,劉歆云“河圖洛書相為經緯,八卦九章相為表里”,此言似有見。以河圖言之,火南水北,木東金西,合四方之正位,似為經,而洛書為諱。以洛書言之,奇數居四正,偶數居四隅,似為經,而河圖為緯。以八卦言之,天地水火雷風山澤各居其方,似為表,而數為里。以洛書言之,生數成數陰陽配偶各得其位,似為表,而卦為里。然其所以相為經諱表里者,恐歆亦未能明言。圖書卦畫所以交關者,其窔奧未發也。況以九章為九疇,八卦、九疇有何交涉乎?元魏太和時,關朗子明述其六代祖淵,有《洞極真經》。其敘本論云:“河圖之文,七前六后,八左九右,是故全七之三以為離,奇以為巽。全八之三以為震,奇以為艮。全六之三以為坎,奇以為乾。全九4周易研究經典叢書《河洛精蘊》卷之一之三以為兌,奇以為坤。正者全其位,隅者盡其畫。四象生八卦,其是之謂乎?!卑?,昔人不知有先天八卦,故惟以后天八卦言之。其比附河圖,牽強補湊,非自然之理也。注:黑白點“河圖”與“洛書”先見于北宋三卷本《易數鉤隱圖》卷下。以九數為“河圖”,十數為“洛書”(有“生數”與“成數”兩幅圖)?!兑讛点^隱圖》卷下所列《河圖》《易數鉤隱圖》卷下所列《洛書五行生數》圖●1cf《易數鉤隱圖》卷下所列《洛書五行成數》圖至南宋朱熹作《易學啟蒙》,謂“劉牧臆見,以九為河圖、十為洛書”,遂把九數之圖更名作洛書,十數之圖(李覯合二而一之“洛書”)》周易研究經典叢書5···試讀結束···...
2023-01-29
-
【PDF】人民法院辦理執行案件規范編注第二版 2022|百度網盤下載
法律類書籍整理,打包全部99/永久,完整目錄(點擊打開)【PDF】人民法院辦理執行案件規范編注第二版2022...
2023-02-11
-
【PDF】最高人民法院執行司法解釋條文適用編注|百度網盤下載
法律類書籍整理,打包全部99/永久,完整目錄(點擊打開),客服微信:diqiure010101【PDF】最高人民法院執行司法解釋條文適用編注...
2023-01-28